来自 行业新闻 2019-09-05 10:25 的文章

建国70年 青岛消费市场如何变?听专家详解

青岛新闻网9月3日讯(记者 崔文静 通讯员 张砚惠)新中国成立70年来,青岛市商品流通和消费品市场在国民经济稳定增长的大环境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商品供给充裕,消费市场规模持续扩大,消费热点由满足人民群众物质生活需求向人民美好生活需要转变,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入推进下,消费结构升级提速,新模式、新业态脱颖而出,商品消费市场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逐年提高,成为发展的第一驱动力。

建国70年 青岛消费市场如何变?听专家详解

一、70年商品市场发展的主要历程

纵观全市商品市场70年的发展历程,大致可以划分为六个不同的历史阶段:

第一阶段(从1949年--1978年):低水平徘徊期

1949—1978年,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旧中国给中国人民留下的是一个混乱不堪、生产力低下、商品极度匮乏的市场格局。新中国成立伊始,党和政府着手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随着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的建立、完善和强化,在完成资本主义改造和消灭私有制之后,个体商业也基本上不存在了,集贸市场大都取消,形成结构单纯、组织经营形式单一、公有制经济一统天下的格局,商品市场发展缓慢。据统计,建国后经过三年经济恢复和基本完成社会主义改造,至1956年青岛市共有商业网点8千多个,从业人员3.2万人,而到1978年,这两项指标分别为7千多个和3万多人,呈止步不前之势;而从全市城乡集贸市场数量来看,1950年391处,1978年减少至284处。

第二阶段(从1978年到1984年):探索培育期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改革开放的大政方针,为我国经济与市场的发展打开了前所未有的广阔空间,有力地促进了青岛经济与市场的发展。改革开放之初,全市商品市场逐步打破城乡封锁,注重发展集市贸易和个体经营,放开小商品价格,对主要农副产品实行价格双轨制,初步开拓多渠道的商品流通体制。这期间,“自行车、手表、缝纫机”等老三件主导消费品市场。1984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23.1亿元,比1979年翻了一番,占全省、全国的比重分别为12.2%和0.7%;从1979年到1984年,全市社零总额年均增长率为14.4%。

第三阶段(从1984年到1992年):调控理顺期

为更好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满足人民生活需要,根据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关于以城市为重点进行经济体制全面改革的精神,青岛市紧紧围绕“促进商品生产、搞活商品流通、提高经济效益、方便人民生活”的方针,对调整购销政策、进一步理顺商品价格、搞活企业等方面进行相应改革,商品市场得到较快发展。1988年又根据市场形势,对24种敏感商品实行了储备制度,增强了市场调控能力。八十年代开始,“洗衣机、电冰箱、彩色电视机”等家电耐用消费品逐步进入寻常百姓家庭,截止1992年底,从城市住户家庭主要耐用品拥有量来看,洗衣机、电冰箱、彩色电视机每百户拥有量分别为72.5台、83.0台、81.0台,分别比1984年增加42.5台、81台、73台,与居住有关的家用电器类开始占据全市消费品市场主导地位。1992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88.8亿元,比1985年增长近3倍,占全省、全国的比重分别为13.6%和0.8%;从1985年到1992年,全市社零总额年均增长率为16.4%。

第四阶段(从1992年到2002年):全方位壮大期

流通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多层次、全方位的市场格局逐渐形成,特别是邓小平同志南巡讲话为市场经济发展扫清思想障碍,随着利群商厦、佳世客、家乐福等一批规模较大、流通面广、知名度高的大型企业相继开业,多种经济成份、多种经营方式、多条流通渠道、便利流通环节的新型社会消费品市场流通格局逐步形成。这时期全市消费品市场发展的特点是:国有商业改革不断深化,现代企业制度逐步建立,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比重下降,个体经济比重上升;商品流通的市场化水平不断提高,95%左右的商品资源通过市场配置,国家定价的商品不足5%;流通领域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共同发展。2002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557.4亿元,同比增长13.5%,分别高于全省、全国增幅1.3个、4.7个百分点,总量规模比1993年翻了两番,占全省、全国的比重分别为13.7%和1.2%。从1993年到2002年,全市社零总额年均增长率为16.7%。

第五阶段(从2002年到2010年):高速发展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