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 行业新闻 2019-08-31 13:44 的文章

“百日行动”余威未减 直销行业何去何从?

  “百日行动”余威未减 直销行业何去何从?

  孙吉正

  2019年已过大半年,直销行业声势浩大的“百日行动”也告一段落。在这半年中,直销行业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巨变,从一个大多数人不了解的产业,高度曝光到了聚光灯之下。当一切喧嚣逐步平静,所有人都在考虑的是,未来直销行业该是怎样的,“权健事件”等类似的事件该如何避免呢?

  对于目前直销行业的现状,多名行业人士表示,绝大部分直销企业都是以自我的拨乱反正为主,配合监管部门的工作。目前,监管部门正在对《禁止传销条例》《直销管理条例》进行修改和意见征集,而这将直接影响到未来直销行业的何去何从。

  “百日行动”余威未减

  4月29日,持续超过三个月针对保健市场的百日行动告一段落。在曝光超过百个典型案例后,“百日行动”余威并未消减。

  近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公布2019年第二批违法广告典型案件,其中,广东九极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九极生物”)发布违法广告遭罚4.5万元。通报称,九极生物通过微信公众号发布含有“预防肿瘤、抑菌、抗病毒作用、抗肿瘤作用、护肝解毒作用、降血糖和降血脂作用”等内容的保健食品广告,涉及疾病预防、治疗功能,因违反《广告法》而被相关部门依法作出处罚。

  此外,有相关媒体报道称,日前,山东益宝生物制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益宝生物”)也疑似因违规经营等问题遭到了当地相关部门的调查。《中国经营报》记者多次联系益宝生物,其官网电话始终处于无人接听的状态。

  有原直销行业的从业人士告诉记者,夸大宣传的问题,实际在近十多年的时间内始终存在,大的直销企业虽然不敢“以身试法”,但不代表其经销商就能令行禁止。企业多数时候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一旦出现问题也可以很快撇清责任,做到最大程度的止损;小的直销企业则因本身受关注程度较小,往往如同九极生物一样,自己就做起了打擦边球的事情。“明明卖的是护肤品、保健品,却到处打着医学的名义做讲座,这都是小规模直销企业最为热衷的事情。”

  对于目前直销行业乃至保健品行业的现状,保健品协会秘书长周邦勇告诉记者,由于保健品的兴起在国内不过三十余年,所以目前国内对于保健品的相关立法还不够成熟,需要相关部门对行业法规进一步规范。

  早在上世纪90年代,日本修改通过了《营养改善法》(现改称为《健康促进法》),在特定营养食品中的第二大类第四小类中,将功能性食品正式定名为“特定保健用食品”加以规范。今年的3月28日也就是在百日行动之中,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分别发布了《关于征求调整保健食品保健功能意见的公告》,以及《公开征求辅酶Q10等5种保健食品原料目录意见的公告》。

  8月20日,市场监管总局正式发布《保健食品标注警示用语指南》,其明确指示,从2020年1月1日起,所有保健食品都需要设置警示区,并且标注“保健食品不是药物,不能代替药物治疗疾病”警示语。警示区面积不少于其所在版面的20%,警示用语使用黑体字,让消费者特别是老年人看得更加清楚。市场监管总局此举,意在抑制推销人员常常“忽悠”消费者,制止行业存在的乱象问题。

  寒潮的到来?

  “今年上半年太平静了,几乎没有企业再举行规模较大的的讲座和聚会了。”从事直销行业的王超(化名)告诉记者,“很多企业直接要求下面的经销商不得大肆宣传企业的产品,否则予以处罚,总而言之,大部分企业都在低调行事,力保在今年不出什么乱子。”

  在一家某直销企业的线下店面,当记者以消费者身份咨询产品和是否能加盟时,店员向记者表示,目前公司的规章制度较为严格,除了在门店登记外,还要在公司官网平台完成注册审核等,且目前不会再定期举办大规模的培训活动。

  直销企业噤若寒蝉的背景,是在今年上半年市场监督管理局对所有直销企业重新进行了资质审核。在权健事件发生后,商务部直销行业管理信息系统的网站将原超过80家申请直销牌照的企业公示全部取消。这意味着,在最近的两年时间内,直销企业将不会有数量的增加。

  “取消申请牌照的公示,加上相关法律正在修改,意味着未来申请牌照的规则流程将和现在不同,这将有可能加大申请直销牌照的难度。因为监管部门将现在的直销牌照企业重新进行了审核,除了被立案调查的企业,全部予以通过,这意味着这些牌照目前还是得到了承认。现在来看,直销牌照绝对是非常值钱的,大家都在保护自己的牌照,因为一旦立案,直销牌照很可能就难以保全了。”上述原直销行业的从业人士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