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 行业新闻 2020-08-05 22:11 的文章

2020施耐德电气创新峰会云端“开幕”

中国北京,2020年8月4日——“企业增长也要考虑社会责任,而数字化转型可以促进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 在8月4日开幕的2020施耐德电气创新峰会上,施耐德电气全球执行副总裁、中国区总裁尹正表示,面对疫后经济复苏的趋势,数字化转型是企业转型升级并实现有责任增长的必经之路。“数字化转型不仅能帮助企业节能增效,推动高效和可持续发展,还能提升业务在不确定时期的韧性,而这在过去几个月抗疫中已经得到了验证。”

据了解,以“创赢•数字化未来”为主题的2020施耐德电气创新峰会分为云端和线下两部分,其中云峰会将持续三天,吸引了包括著名经济学家、行业领袖、生态合作伙伴、分析师等在内的60余位大咖参加,并就宏观经济动态、企业升级转型之路、数字化转型的机遇挑战等热点话题展开探讨。

数字经济和绿色发展是中国后发优势

据7月16日国家统计局的公布数据,中国第二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实现由负转正,成为疫情以来第一个恢复增长的主要经济体。对此,出席施耐德电气创新峰会的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副理事长刘世锦指出:“中国经济蕴含巨大的结构性潜能,建议以1+3+2的框架来激发。”其中“1”指的是都市圈,起到龙头引领作用;“3”为补齐实体经济的三个短板,分别为基础产业、消费结构和基础研发;而“2”则是数字经济和绿色发展,如同结构性潜能的两翼。

“如果能实现龙头引领、三大短板补足、两只翅膀赋能,至少10年内都能促进中国经济的发展。”刘世锦表示:“尤其是数字经济和绿色发展,与其他结构性潜能因素相比是新涌现的后发优势,能形成具有国际领跑能力的竞争优势。”

image001

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副理事长刘世锦

施耐德电气作为工业自动化和能源管理领域数字化转型的专家,一直致力于联手合作伙伴推动企业的数字化转型,为中国的数字经济和绿色发展增添动能。数字化能全面提高运营和能源效率,促进绿色发展,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image002

施耐德电气全球执行副总裁、中国区总裁尹正

数字化转型内外关键

随着疫后经济的复苏,在数字化和新基建的双重推动下,企业数字化转型将加速发展。如何转型,鉴于数字化转型每个国家情况各不相同,尹正认为,施耐德电气长时间积累的技术专长,以及一贯坚持的本土化战略,是其推动数字化转型的优势所在。“只有在不断提升员工和创新能力基础上,加强和本地合作伙伴、客户等携手,并结合当地的应用场景,才能更好推动数字化转型。”

在探讨企业如何进行数字化转型时,施耐德电气全球执行副总裁、首席人力资源官乐海雯在当天举办的“今夜数字话:数字化转型时代的创新与人才“上认为,企业会面临来自观念、能力、组织、管理等几方面的挑战。员工是否愿意接受转型,企业文化最为关键。施耐德电气包容赋能的企业文化,是其不断自我转型,也包括这次数字化转型的基础。清华大学经管学院创新创业与战略系教授陈劲表示,在数字化时代,单一领域的专才要向横跨多领域的复合型人才转变,而企业需要创造相应的文化和机制来确保这一转变。

作为人才本土化战略的一个直接体现,施耐德电气中国研发中心经过21年发展,已成为全球四大研发中心之一。施耐德电气中国研发中心院长高深表示,在此过程中本土人才发展起到了关键作用。“数字化只是工具,人才是核心。”

从公司外部来说,要实现数字化转型,一个密切协同发展的生态系统不可或缺。在当天举办的“圆桌论坛:数字化转型下的朋友圈”上,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陈煜波认为,中国正在由工业经济向数字经济转型。“数字化转型需要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共同努力,要有所为有所不为。”

image003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陈煜波

施耐德电气高级副总裁、战略与发展部中国区负责人熊宜则在对话中表示,生态圈建设是施耐德电气的核心战略之一,同时也是其合作伙伴本土化战略的延伸。“我们的‘朋友圈’正呈现两大趋势:随着产业纵深化,基于OT技术与合作伙伴形成产业纵深化的朋友圈;而随着数字化日渐强调全生命周期,我们的朋友圈也覆盖了从设计、建造到运营维护的各个环节。”

image004

施耐德电气高级副总裁、战略与发展部中国区负责人熊宜

有责任的增长从数字化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