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 行业新闻 2020-08-04 13:25 的文章

金域医学:做中国第三方医检行业长期领导者

金域医学:做中国第三方医检行业长期领导者

证券时报副总编辑成孝海(左)对话金域医学(603882,股吧)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梁耀铭 资料来源:东兴证券吴比较/制图  

证券时报记者 康殷

第一次见到梁耀铭,眼前这位董事长更像一位技艺精湛的医生。在广州医学院(现为广州医科大学)学临床出身的他,如果不是因为筹办校办企业,中国第三方医学检验行业的历史恐怕将改写。

“有两个行业你要赚快钱是不太现实的。一个做医疗,一个做教育,不能急功近利,一旦急功近利了就歪了。”谈及金域医学的理念,梁耀铭有着独到见解。如今,金域医学已建立了37家中心医学实验室,为超过22000家医疗机构提供2700项医学检验及病理诊断服务,成为国内第三方医学检验行业的龙头企业。

近日证券时报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在行动报道组走进金域医学,证券时报副总编辑成孝海与金域医学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梁耀铭进行了深入对话。

病理切片机起家

现在的金域医学已经是第三方医学检验行业中的佼佼者。谈起金域医学的创业史,梁耀铭表示,其实来自于大学同学“无心插柳”的一句话。

1988年大学毕业后,学习临床医学的梁耀铭兴趣却不在从医,当时校办企业初创,梁耀铭随即投身到企业经营中。

梁耀铭所在校办企业主要从事一些检测试剂配制工作。当时一位同学在广州大医院进修后回到基层医院工作,发现自己“不会看病了”,因为在基层检验条件太差,很多检验无法开展,病人甚至不得不跑到广州的大医院做检查。

当时的梁耀铭熟思良久,有没有一种办法能够填补基层医疗检验条件的不足,让病人少折腾、少麻烦呢?当时第三方医学检验这个模式在国内还没有形成,但梁耀铭的脑中已经慢慢有了雏形。后来到新加坡国立大学学习期间,梁耀铭系统地接触到国外第三方医学检验的运作方式,这让他下定决心“大干一场”。

在金域医学的展厅中至今仍摆放着一台英国进口的病理切片机。“创业做病理切片,没有设备学校也没有经费采购,我们员工自己集资9万元购买了这台切片机,那还是90年代。”梁耀铭回忆起创业的艰辛还历历在目。

创业过程中的曲折并不少,金域最困难的时候是2005年,当时梁耀铭为接轨国际标准,投入大量资金进行世界顶尖的实验室质量认证认可,几乎“无米下锅”,但坚持下来的梁耀铭终于迎来了2009年医改政策的春风,高质量标准的第三方医检机构的黄金时代终于到来。

“我当时在想,虽然没有当医生,没有直接帮老百姓(603883,股吧)看病,但我可以通过帮助更多的医生做好诊断来帮助病人。”梁耀铭描述金域的发展,正是来自“帮助医生看好病”的理念初衷。

全国连锁规模化经营

从校办企业到上市公司,金域医学“摸着石头过河”,殊为不易。

“要做强做大,需要有资金去发展业务,而且经营也要更加灵活。刚好广州也支持校办企业的转型,所以在广州市委市政府的指导下,我们校办企业就改制了。”

回忆起上世纪90年代金域医学的发展,梁耀铭表示,当年钟南山院士还是广州医学院院长,“钟院士听到金域发展的情况,他也认为这是好事情,能够帮助很多医院提升诊断水平。”梁耀铭表示,钟南山院士对金域医学第三方医检这一新生事物的发展给予了绝对支持。

金域发展的另一位“贵人”则是联想当年的掌门人柳传志。

“金域医学的发展需要上规模,走全国连锁道路。但各地开设分公司资金压力不少。”梁耀铭表示,柳传志获悉金域的发展理念后,马上就投资了一笔钱,从2007年起金域医学就启动了全国连锁的布局。

“我还记得,柳传志当年说,小梁你这个事业是利国利民的事业。我做了一个民族品牌企业出来,希望在我有生之年,扶持更多对企业、对事业,有追求、有情怀的企业家,创造出更多的民族品牌企业,这是他对我的勉励。”梁耀铭忆述到。

走上连锁规模化的快车道,金域医学最新发布的2019年度企业社会责任报告显示,过去一年,依托覆盖全国的服务网络和具有国际质量标准的医学检验、病理诊断优势,金域医学已在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帮助超11000家基层医院提升卫生服务能力。

与此同时,过去一年,利用覆盖全国90%人口所在地区的37家中心医学实验室网络,以及2000多个医疗冷链物流网点,金域医学服务全国22000家医疗机构的90万名医生提供医学检验及病理诊断支持。

勇当疫情“健康哨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