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多措并举让共享单车便民不扰民
共享单车在方便市民出行的同时,乱停乱放,超量投放,堵塞交通,违规行驶,清理不及时等问题,市民投诉较多,也严重影响城市形象。石家庄多措并举,通过削减投放总量,增加运维人员、停放区域和停放设施,完善考评办法、建立退出和奖惩机制,定期约谈、清退不合格企业等,做好“加减乘除”四篇文章,让共享单车便民不扰民。
做好加法 增加运维人员
按照国家行业有关标准,共享单车企业应按照车辆总数的万分之五十配备运维人员,此前各企业运维人员均不能按照要求达标。经过此次整治,各运营企业主动作为,增加运维人员和运维车辆。为规范化管理运维人员,各共享单车企业还建立了网格化管理和晨会、周会、月例会制度,定期对一线运维人员进行集中业务培训。
在督促运维企业做好日常本企业车辆运维的同时,市城管局全面推行混合式运维模式,即按行政区不分品牌收集车辆。要求共享单车企业按照分工安排,根据各区每天车辆的堆积点、用户使用区域等情况,科学配备运维人员和运维车辆,全力规范共享单车停放秩序。
市城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为加强管理,方便及时将共享单车违规情况反馈运营企业,他们在2017年就专门建立了共享单车企业管理微信群,将运营企业负责人、运维人员,市城管局、12319指挥中心、各区城管局、市交管局等相关管理部门负责同志加入群内,将发现的问题及时反馈群内,并责成相关企业及时处理,对处理不及时、反复违规或拒不整改的依法予以相应处理。
记者注意到,在这个微信群中,不时有反馈共享单车乱停乱放的图片,图片上还标注着位置“勒泰中心”“广平街南二环”“广安大街中山路口”……图片发上去后,各共享单车单位会立即赶赴现场处理。处理后,及时反馈回群里。
“除了增加共享单车的运维人员,运用科技智能手段进行共享单车的停放管理,这几年,我们一直在实践。”市城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石家庄共享电单车都采用了电子围栏等技术,但是经过这两年的实践,发现它虽然一定程度上能引导骑车人将车规范停放到指定位置,但是不能保证百分之百,有一定的误差率。在其允许停车区域范围内的3-5米内,都可以停放。像广安大街上一些停放的共享单车,停到了非机动车道上,但是在单车系统中,显示的是在允许停车的范围内。因此,市城管局一直在探索新的方式,目前经过调研,在中华大街试点建设了共享单车立体车架,分上下两层,可停50-100辆,每辆共享单车必须停到车架内。
“这个立体停车架,既节省了空间,还可以有效缓解共享单车乱停乱放问题。”这位负责人表示,每个停车架都有电子标签,一个停车架可以停一辆共享单车。通过这个电子标签,就能查询与共享单车有关的各种信息,如停车区域、禁停区域、禁投区域等,如发现乱停乱放现象,立即通过智能平台,通知单车管理人员进行整治。
做好减法 控制投放总量
7月16日,市文明办、市城管局、市交通局、市交管局等首次对市区共享单车的数量减量及近期管理工作进行了联合整治验收。经过实地查看发现,共享单车企业均按照要求完成了减量工作,并增加了运维力度。今后,将继续不定期地进行该项工作,把共享单车秩序维护好、治理好。
当天15时40分,在中山东路和育才街交叉口西南角,共享单车企业工作人员打开笔记本电脑,联合整治验收人员看完该企业共享单车现有的数量后,要求他点开自己所在的位置。工作人员操作完毕后,他们认真数着上面显示的共享单车数量,并与现实中停放的数量进行了对比,得出的结果是“基本一致。”随后,联合整治验收人员又对其他共享单车企业的减量工作进行了验收。
市城管局有关负责人说,按照要求,共享单车企业要把自己所属品牌的共享单车按照当时数量的1/3减量、共享助力车按照一半的数量减量。“我们采取现场数据展示的模式,对企业提供的数据真伪进行了核实。”从现场查看的情况来看,企业提供的数据比较真实,并按要求对共享单进行了减量。无论是主干道还是小街巷,抑或是地铁口,都有工作人员或摆放共享单车、助力车,或者进行运行维护。今后,将继续不定期进行抽查,如果发现共享单车有增量或违规投放现象,将按照每天1000辆的数量,对其所属品牌的两个共享单车种类逐步减量。将来或将出台相关规定,对违规骑行人和共享单车企业制定明确的处罚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