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 行业新闻 2020-08-04 11:39 的文章

新基建中的工业互联网与传统制造转型升级

    主持并整理:杨晓猛 中共大连市委党校教授

    嘉宾:

    杨佐民 安盛泰和合伙人

    张  群 英特工程仿真技术(大连)有限公司创始人

    张  煜 大连天翼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

    于德海 大连光洋科技集团董事长

    刘  瀛 航天新长征大道科技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

    柴永春 东软集团前技术架构师

    周茂军 大连工业大学机械工程与自动化学院教授

    胡剑锋 大连创业工坊董事长

    新基建中的工业互联网发展现状与趋势

    杨佐民:工业互联网是新基建的主要组成部分。目前,以海尔集团、三一重工、徐工集团、富士康等为代表的制造企业,正积极推动工业互联网发展。其中,海尔以白色家电应用为基础,完成泛平台的基本框架搭建,实现创客内部的资源共享。三一重工专注于设备基础参数的设备监控、远程运维,提供130多项具体应用。

    张煜:工业互联网是大势所趋。在新型基础设施支撑下,工业生产方式和工业形态具有社会化、集约化特点。目前企业采集数据还处于展现多、应用收益少的阶段,尚需十年以上的发展成熟。传统制造转型升级,在积极推进员工在线、设备在线、业务在线、管理在线,确保数据采集、反馈、控制、分析等高频触达、完全融合、工作有效、信息流畅方面,与工业互联网发展程度密切相关。

    刘瀛:工业互联网发展涵盖四大要素,即工业是主体、网络是基础、平台是核心、安全是保障。发展初期,主要以传统制造母公司为主体,投入大量资金研发、聚焦细分行业,如富士康内部自动化、系统化虽做得到位,但对外平台还难以与之匹配。

    胡剑锋:工业互联网涉及机器、组织和商业三个层面,其中,机器层面关注生产制造过程;组织层面关注生产组织、生产工艺的协调;商业层面关注产业生态建设。工业互联网发展涉及到跨企业跨区域的数据化、网络化、规则化连接,其中,规则化虽已超越单一企业,但实践中多体现为企业内部生态平台建设。

    张群:国产工业软件属于新基建的组成部分。工业软件作为工业互联网的重要环节,将机器设备、信息传递、数字模拟等纳入制造控制体系,实现信息传递、数字仿真和数字控制的有机结合。亟待国内龙头制造业企业在工业互联网领域进行前瞻性探索,发挥引领作用,夯实工业化基础、补齐基础短板。

    中小企业参与工业互联网的机遇与准备

    杨佐民:新基建对工业互联网有推动作用。中小企业应积极参与成熟工业互联网生态,努力成为其生态组成部分,通过提供应用服务支撑,实现多客户应用与共享平台收益。政策导向上,应侧重于智能制造应用场景的支持,如智慧城市、装备传感、设备云等,构建以数字为主线制造、研发及服务一体化的体系。

    刘瀛:工业互联网帮助中小企业创造价值。长三角地区中小企业以公有云为主体,对机械设备数据进行存储、管理,帮助制造企业实现信息传递、知识凝练、能力提升,保障制造工艺属性的及时性、稳定性和规范性,达到提质降本增效的目的。

    周茂军:传统中小制造企业要以拥抱心态主动了解和加入工业互联网。工业互联网是机器、设备、人员、信息系统等之间的泛在连接。在不同的细分领域找到适合自身发展的工业互联网平台,实现多个企业应用连接,促进跨企业、跨地域的相互交流和合作,这将极大地推进智能化制造、网络化协同、个性化定制、服务化延伸。

    于德海:中小企业应夯实数据基础性工作。通过数据互联互通建立起来的工业互联网,与社会网络互通不同,其可靠性更高、响应速度更快,通过制造数据、管理数据等主要数据源实现全覆盖,建立模型计算,实现数字优化、提炼,能够更好地降低企业的管理成本、制造成本、营销成本。

    传统制造转型升级的实践及思考

    于德海:针对传统制造企业管理成本高、生产效率低等问题,光洋集团对厂房、生产设备、人员管理等实现互联互通,做到“五高一低”,即高可靠、高响应、高可扩、高生态、高可控、低成本。同时,通过自主研发传感器、控制系统、功能部件、电机等,实现物联网各个节点的抗电磁处理,确保互联互通的安全性、稳定性、抗干扰性,这是工业控制系统的关键。管理类、能源类、环境类等机器设备,通过不同传感器采集、传输、反馈、分析,实时监测设备运行状况,对物料成本、能源成本等进行动态计算,降低了企业设备运营成本,实现了效益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