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 行业新闻 2020-08-04 10:47 的文章

陕西上半年环境质量稳中向好

2016年以来,大荔县累计实施沙苑地区防沙治沙造林4733.4公顷。目前,沙苑地区实现主干道路、村庄全部绿化。图为7月27日无人机拍摄的大荔县沙苑地区一角。 记者 肖晓良摄

“蓝蓝的天上白云飘,白云下面马儿跑,挥动鞭儿响四方,百鸟儿齐飞翔。要是有人来问我,这是什么地方,我就骄傲地告诉他,这是我的家乡……”优美的歌词描绘出令人心醉神迷的画卷,中华儿女对良好生态环境的向往亘古不变。

今年以来,我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以及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精神,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以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为目标,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及省委、省政府关于生态环境保护各项决策部署,突出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协同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加快构建现代环境治理体系,不断提升生态环境治理能力,全力以赴推进蓝天、碧水、净土、青山四大保卫战,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好转。

7月31日,记者从省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今年上半年,我省平均优良天数同比增加18.6天,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数同比减少7.3天,全省河流水质总体良好,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为100%,全省辐射环境质量状况良好。

空气质量持续好转

“今年上半年空气质量持续好转,较往年有明显改善。”省生态环境厅副厅长张育奎说,通过认真分析研判,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上半年受疫情影响,全省社会活动强度下降,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明显减少;另一方面是各级各部门在大气污染治理上没有丝毫放松,坚持方向不变、力度不减,按照蓝天保卫战方案不断优化产业结构,强化源头管控。

今年上半年,我省全面完成了重点行业涉气污染源企业排污许可证核发工作。全省“散乱污”企业发现一户清理一户,基本保持动态清零。在优化能源结构中,关中各市区基本完成火电企业改造工作,完成散煤治理22604户。全省完成燃气锅炉低氮改造131台,关中各市区均已完成燃煤锅炉拆改。在优化交通结构中,全省淘汰国三及以下营运柴油货车41974辆、老旧燃气车辆7180辆,治理非道路移动机械15795台。在优化用地结构中,继续采取施工工地安装在线监测和视频监控系统,做好围墙、喷淋、覆盖和围挡等防风抑尘措施,全省已完成今年任务的90%以上。

“面对全面复工复产、社会生产活动强度不断增加,以及夏季臭氧污染明显加剧的形势,下半年,我们将统筹做好疫情防控、推动社会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和打赢蓝天保卫战等重点工作,不断巩固提升大气污染治理成果。”张育奎说,省生态环境厅将大力开展挥发性有机物专项治理,有效减少臭氧污染。同时,提前做好秋冬季重污染天气应急减排清单修订工作,要在坚持强化错峰生产、散煤治理、施工扬尘管理、机动车尾气治理等措施的基础上,积极组织开展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行动,加强重污染天气预警预报、应急管理、联防联控和应急减排,通过综合施策、科学施策、精准施策,持续改善大气环境质量,为全省人民提供更多的“陕西蓝”。

水污染防治成效显著

今年以来,我省以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为重点,积极推进碧水保卫战,着力解决突出水环境问题。

今年上半年,全省着重开展了渭河、延河、清涧河、石川河等重点流域治理。省生态环境厅联合延安市、榆林市开展了清涧河攻坚治理行动,会同铜川市就石川河水质下降问题开展排查整治,开展了2020年城市黑臭水体整治环境保护专项行动。对西安、铜川、榆林开展了城市黑臭水体攻坚治理挂牌督战。积极开展“千吨万人”水源保护区划定与环境问题整治,全省“千吨万人”水源地保护区已划定175个,划定率88.8%。开展黄河流域(陕西段)入河排污口排查专项行动,采取无人机航测和人工现场徒步排查相结合的方式,分步骤推进入河排污口排、测、溯、治。全面排查入河排污口突出环境问题,依法打击环境违法行为,坚决守护好母亲河。同时,全面开展全省水功能区划与控制单元整合,完成“十四五”国控断面对应汇水范围划分,为分区保护与治理奠定了基础。

“下半年,我们将以改善水环境质量为目标,坚持问题导向,全面完成城市、县城建成区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加快开展黄河流域(陕西段)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建立黄河流域入河排污口清单。紧盯石川河岔口等重点断面,全面消除黄河流域地表水国考劣Ⅴ类断面。”省生态环境厅水生态环境处副处长王若燕说,深入开展“十三五”黄河流域重大生态保护实施成效评估,编制完成“十四五”水生态环境保护规划,为我省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打好基础。

农业农村污染防治成绩斐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