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行业信息点评:符合预期 缓释风险――资管新规延期点评
投资要点:外卖认为资管新规过渡期延长有效缓释风险,同时不同银行理财的优劣也会进一步放大。维持行业“优于大市”评级。
延期1 年,符合预期。7 月31 日央行官网公告,考虑到今年以来新冠肺炎疫情对经济金融带来的冲击,资管新规过渡期延长至2021 年底,在锁定2019 年底存量资产的基础上,由金融机构自主调整整改计划;2021 年底前仍难完全整改到位的进行个案处理。实际上在2019 年底监管部门就提及到过渡期后存量处置的问题,而在今年7 月央行新闻发布会也表示延长1 年比较合适。我们认为当前延长过渡期的方案符合预期。
提高监管容忍度、优化资本工具发行环境。资管新规下主要面临整改的问题是长期限非标等资产难以匹配短期限的负债。即使在资管新规发布后1 年期以上的理财规模也没有较多增量,2019 年1 年期以上封闭式产品累计募集资金0.97万亿元,而19 年末的非标资产为4.10 万亿元。现在过渡期由此前1 年半延长至2 年半,部分此前需要整改的非标可以在2021 年内自然到期,从而缓解整改压力。在答记者问中也明确几条处置路径:新产品承接、市场化转让、合同变更、回表。并且说明回表过程中可适当提高监管容忍度,优化银行资本补充工具发行环境,也就是从分子和分母两端帮助非标回表。不仅是非标,根据19 年底的《关于规范现金管理类理财产品管理有关事项的通知(征求意见稿)》,也有部分现金管理类理财或面临改造,延长过渡期也有助于现金管理类理财的资产平稳处置。
平滑过渡有助于信用环境缓和。我们认为中长期来看资管的净值化改革的方向不会发生改变,表外非标将转化为表内表外的标准化债权资产支持实体经济。
过渡期延长是将表外信用供给从短期集中收缩,转变为拉长时间摊薄收缩压力。
这样企业现金流压力减轻后,实体信用环境将会有所缓和,也有助于银行自身表内信用风险缓释。我们预计下半年社融增速仍将保持在一定水平之上。负债端收益率下行斜率也会同步放缓,有助于维系理财规模。
激励与约束并存。资管新规过渡期中新老产品并存,净值型产品的客户接受度自然不如老产品。此前所有银行面对的都是同一个过渡期截止日,为了留存客户,难有银行会有动力大幅领先其他机构压降老产品的规模和收益率,相互博弈下难以完全按进度压降老产品。根据理财年报,2019 年末净值型占全部理财比例为43.27%,其中2019 年上半年占比累计提高8.31 个百分点,下半年累计提高7.70 个百分点,以此节奏难在2020 年末完全实现净值化。
我们认为现在虽然过渡期再延长一年,同时好生与差生也有标准更容易区分出来。答记者问中表示:对于能提前整改的机构在监管评级、宏观审慎评估、资本补充工具发行和开展创新业务等方面给予适当激励。但2021 年底仍未完成整改的机构则有惩罚措施。除在监管评级、宏观审慎评估、开展创新业务等方面采取惩罚措施外,视情采取监管谈话、监管通报、下发监管函、暂停开展业务、提高存款保险费率等措施。
投资建议。我们认为资管新规过渡期延长有效缓释风险,同时不同银行理财的优劣也会进一步放大。维持银行行业“优于大市”评级。公司首推杭州银行、招商银行、宁波银行,以及推荐兴业银行、南京银行。
风险提示:企业偿债能力下降,资产质量大幅恶化;金融监管政策出现重大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