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春环保“混改”:国资成环保行业主力军 龙头
进入2020年,“国家队”入主环保企业的步伐加速,环保行业正在从民营为主走向国资主导的新格局。
今年以来,碧水源、国祯环保、铁汉生态等环保企业接连发布公告表示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将发生变更,7月27日晚间,富春环保发布公告,公司控股股东通信集团与南昌水利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全资子公司水天集团于2020年7月27日签订股份转让协议,通信集团拟向水天集团转让所持有的上市公司股份1.77亿股,占总股本19.94%,公司控股股东将变更为水天集团,实际控制人将变更为南昌市国资委,环保行业国企民企“联姻”再添新案例。
国资入场重塑环保行业格局
国企央企力量进入,持续加剧环保行业资源整合。
民营节能环保企业是我国节能环保产业最早的拓荒者。2015年以来,国家对环保重视力度空前,环保政策频繁出台,推动环保产业发展,结合PPP模式大力推行,巨大的环保需求得到释放,带动大批环保企业快速成长,部分龙头企业成功上市。然而,环保行业仍处于“小而散”的格局,2017年全国环保企业超过3万家,其中多数都属于中小微企业,行业集中度低。
环保行业属于重资产行业,具有资金需求量大、投资回报周期长的特点。而民营环保企业融资渠道相对较窄、融资成本高、融资周期不匹配等问题一直存在。2018年以来,受国家金融降杠杆以及PPP项目风险严格管控影响,环保企业融资短板更加明显,多个环保企业出现资金紧张的状况。2018年下半年开始,一些大型明星环保企业纷纷“联姻”国资,成为混合所有制企业。国企新力量加速进场,加剧整个行业竞争和整合的同时,也在重塑环保产业新格局。
业内人士认为,民营企业与国资的“联姻”将变得越来越频繁,双方的结合也将有利于资源、资金的整合能力与技术储备的完美结合,强强联手,加强在环保领域开拓的能力,发挥出1+1>2的效应。
首先,环保行业项目大量来源于政府机构,国资往往具备更强的项目拿单、市场开拓能力。其次,在全面打响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持续推进下,我国的生态环境治理进入大区域时代,环渤海综合治理、长江大保护等生态环境治理行动正在开展,综合性强、体量大的环保项目不断涌现。据不完全统计,2019年,体量1亿以上的生态环保项目近50个,总金额约达1500亿。针对单体规模较大的项目,国资突出的资金实力叠加民企的技术优势和项目经验,能够形成优势互补的协同效应。
1/3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