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基建背景下的充电基础设施 淘金还是淘沙?
一方面是政策拉动下的热点,国家从2015年就不断出台各种关于充电基础设施行业的规划、指南;另一方面是5年的时间,50%的行业企业关停。
新基建下的充电基础设施行业是一个风口吗?这究竟是怎样一个行业?
政策拉动
今年4月,国家新基建政策重磅发布,充电基础设施行业纳入新基建七大领域之一,将在2020年完成投资约100亿元,新增公共充电桩约20万个、私人充电桩超40万个和公共充电站4.8万座。沉寂几年的充电基础设施行业一时沸沸扬扬,被推上了风口。2015年号称是我国充电基础设施的建设元年:这一年,发改委印发《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发展指南(2015-2020年)》,明确提出“到2020年,新增集中式充换电站超过1.2万座,分散式充电桩超过480万个。”
如果遵循这一规划,今年的充电基础设施建设任务显然将难以完成:据中国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促进联盟(以下简称充电联盟)的数据,截至2020年5月,我国充电桩保有量为130万台,其中公共充电桩保有量超过55万台,私人充电桩保有量超过75万台。这意味着,现有充电桩的保有量仅完成了原定规划的近三分之一。
新基建政策的颁布,让尚在摸索中的业界看到了曙光和希望。
许艳华,从充电联盟2015年成立以来就一直担任秘书长一职。5年来她的接触范围从国家部委到地方政府,从车企到桩企,从运营商到车主,积累了丰富的行业经验。对于充电基础设施行业,她是坚定的前行者。许艳华接受中国工业报采访时表示,“现在我国整个汽车的保有量是2.6亿辆,预计将来会达到3亿甚至3.5亿辆,而电动汽车保有量将在2030年或者2035年突破1亿辆。该怎样给1亿辆电动汽车充电?我们现在就在做相关的课题研究。”
为什么说十年之后新能源汽车会达到1亿辆,这是因为有政策背书。
2019年12月初,工信部装备工业司发布《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征求意见稿),提出到2025年新能源汽车新车销量占比达到25%左右。按照这个四分之一的比例,以2030年汽车保有量为基数,是不难推算出当年新能源汽车达到保有量1亿辆的总量的。
有车就必然得有桩配套。按照《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发展指南(2015-2020年)》规划,“到2020年,新增分散式充电桩超过480万个,以满足全国500万辆电动汽车充电需求。”从这个规划内容看,车桩比近1:1。
虽然业界对于车桩比是否要达到1:1是有争议的,但即使退一步到2:1,桩的数量仍然会达到5000万个。北京大学市场经济研究中心理事兼研究员李刚博士接受中国工业报采访时回应了这一观点:2030年我国电动汽车保有量可能会不低于4000万辆,根据工信部去年颁布的产业规划,未来10年我国充电桩建设缺口是在6300万个左右,即使保守估计也应该是在2500万~3500万个左右,市场将形成万亿元规模。
1/6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