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 行业新闻 2020-07-29 16:04 的文章

改革攻坚看烟台· 自贸区篇②|挺进高素质产业高地,全力打造十大产业集群

烟台开发区借势自贸区国家战略, 全力打造十大产业集群, 厚植优质产业生态,优化升级产业结构——

挺进高素质产业高地

借势而为,顺势而行。

以制造业立区的烟台开发区,抢抓自贸区国家战略,正阔步迈向高质量发展引领区。

看优势产业——规模以上战略性新兴产业逆势上扬,去年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增长8%、高端装备产业增长10.2%、新材料产业增长3.1%、生物医药产业增长37.5%。其中,先进结构材料、生物医药两大产业集群入选全国首批66个国家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

看产业生态——中韩、中加、中俄等海外离岸创新平台落地,创出境内外双基地孵化新模式。中科院产业技术创新与育成中心总部基地投用,中科院兰化所签约,新增合作院所近两年增量相当于前三年总和、总数达到164家。

看产业结构——中行、农行、建行等7家自贸区银行专营机构成立,全国首家以自贸区命名的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在烟台片区获批,国际会展文旅中心开工建设,在建三产项目107个,三产投资增速达到8.9%。

…………

一个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引领、先进制造业为主导、现代服务业为支撑的现代产业体系正在当地加速构建。

烟台开发区乘着自贸区建设的东风,步履铿锵、攻坚克难,奋力打造高素质产业高地。

01

做强产业集群

构建卓越产业集群格局

盛夏时节的烟台开发区磁山北麓,绿意盎然,万物勃发。万华全球研发中心暨总部基地项目便坐落于此。 项目一期于去年底启用,已汇聚2000多名研发人员,正孕育打造全球领先的化工新材料研发基地,推动中国化工新材料产业核心技术的国产化、绿色化、高值化发展。 材料是工业之母。在烟台开发区新材料产业领域,不只龙头企业“万华”发展势头强劲,其它一批骨干企业同样动能十足,正在推进一批高端优质项目——

改革攻坚看烟台· 自贸区篇②|挺进高素质产业高地,全力打造十大产业集群

泰和新材生产车间 由烟台泰和新材集团投资60亿元建设的泰和新材高分子新材料产业园项目,推动企业间位芳纶和芳纶纸产能保持全球前两位,对位芳纶产能跻身全球前三位氨纶产能保持全球前五位。正海磁材低重稀土永磁体基地建设项目,产业广泛应用于航天航空、风力发电机、汽车电机等高端产业领域,可进一步提高相关产业领域的国产化配套能力。富乐新型胶粘剂研发生产项目,产品技术与富乐全球43个国家和地区的生产及研发基地共享,技术全球领先,竞争优势显著。

改革攻坚看烟台· 自贸区篇②|挺进高素质产业高地,全力打造十大产业集群

正海磁材 目前,烟台开发区新材料产业已集聚万华、泰和新材、万润、正海磁材等100多家企业,形成了“龙头+骨干+关联”企业的产业集群格局。去年,先进结构材料同生物医药两大产业集群一并被纳入国家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工程。

改革攻坚看烟台· 自贸区篇②|挺进高素质产业高地,全力打造十大产业集群

万华烟台工业园 “建设烟台现代化经济中心,在产业发展上我们不是单枪匹马就项目论项目,而是注重培育产业集群,打造‘产业航母’,以集群式发展推动产业做大做强。”烟台开发区工委书记、管委主任,自贸区烟台片区管委主任牟树青表示。 打造产业集群,重在久久为功。“先进制造业卓越产业集群培育计划”,在开发区采访期间我们反复听到这样一个激动人心的产业愿景。纳入培育计划的,共有十大产业集群——汽车、化工新材料、消费电子、半导体、生物医药、智能制造、节能环保、海洋科技、数字经济、新能源等十大卓越产业集群。这是开发区立足原有优势产业的再出发,更是瞄准产业未来的“新打法”。 目标明确,措施给力—— 烟台开发区建立先进制造业卓越产业集群“1+4M”专业化培育机制,打通产业链上下游,统筹做好“强链、补链、建链”文章,实现产业集群高质量、裂变式发展。 “1”是指组织决策,完善产业顶层设计,成立由工委管委主要领导任组长,分管领导担任副组长,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全区先进制造业卓越产业集群培育领导小组;“4M”是指多部门联动、多资介协同、多领域交互、多体系支撑,形成培育产业集群的工作合力。 “围绕资源介质协同,推进一个卓越产业集群建立一个行业联合会、一个专业智库,每个卓越产业集群搭建 N 个创新创业平台载体,这是我们培育产业集群的重要举措之一。”烟台开发区经发局副局长周世忠介绍。目前,烟台开发区已成立高端装备制造业协会,正在筹备建立工业互联网产业联盟和应急产业联盟,配套出台引导政策,推动行业协会的规范发展。 笃定前行,成果丰硕—— 规模以上战略性新兴产业逆势上扬。2019年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增长8%、高端装备产业增长10.2%、新材料产业增长3.1%、生物医药产业增长3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