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交大工科博士决定去说脱口秀|XIAN人物
一场脱口秀表演即将开始。
北大街宏府大厦距离钟鼓楼很近,处于西安最繁华的地段之一,每周五晚8点,“可乐喜剧”会在这里举行一场脱口秀演出。
7月的西安,即使已是傍晚,微风依然燥热。宏府大厦二楼,一个挂着黑色帘子的小门店,就是“可乐喜剧”的简易剧场,围绕不到4平米的舞台,摆着三排椅子。
按照以往的经验,这样一场演出一般会来100多名观众,大学生和年轻上班族占很大比例。
固定演出
临近晚上8点,小剧场门口聚集的人越来越多,主持人牛奶一边维持秩序,一边在微信群里沟通演出事宜。
牛奶本名梁墩煌,是“可乐喜剧”这个厂牌的主要负责人,同时也是脱口秀演员,他还有另一个身份:西安交通大学能源动力学院的一名在读博士。
周五晚上西安多处路段过于拥堵,很多观众没有按点到场,演出推迟了10分钟。
8点10分,表演正式开始。
梁墩煌站在舞台上,一手拿着麦克风,一只手搭在麦架上,带着一点嬉皮的笑,介绍自己的时候故意着重了“交大在读博士”几个字,现场发出“吁~~”的哄笑声。
“要不是接触了脱口秀,现在应该已经博士毕业了”,笑声更大了。
他走到舞台边缘,和第一排观众互动,得知一位女士的工作是房地产行业的管理层时,坏笑着调侃:“真的吗?姐姐,我最近不想努力了”,全场笑成一片,甚至有人吹起口哨。
除了梁墩煌,这个晚上将有5名演员登台表演。有少儿编程老师,暂时无业的年轻男子,IT行业从业者,医学专业大学生,甚至还有西安另一个脱口秀厂牌“玩笑喜剧”的主负责人。
在西安,几乎90%的脱口秀表演都是兼职。白天,脱口秀爱好者们做着自己的本职工作,到了晚上,会活跃在西安各个脱口秀开放麦现场或者商演的舞台上。
梁墩煌和他的朋友们表演的脱口秀,其实应该是Stand-up comedy,正确译法为单口喜剧,而在国内,大家默认这种表演形式为脱口秀。
最近几年,本地线下脱口秀表演,也成了西安年轻人新的一种娱乐方式。
“串场”的自我修养
晚上9点多,脱口秀表演进行到三分之二处时,突然出现了意外。
原本定好最后一个要出场的脱口秀“练习生”,因为当晚才从北京赶来所以迟到了,作为主持人的梁墩煌,不确定演员几点能到,只能在台上不断拉长自己的“串场”时间。
即兴,也是一个脱口秀演员的自我修养。
梁墩煌口中的段子,从陕西历史讲到陕西话,引申到陕西话的爆破音带来的气势感。
“副驾驶坐西安女娃会怎么说话?”观众们等着梁墩煌抛出笑点,他提高声音用西安话说:“加油加油!前头端直走!”这句方言引起了观众的共鸣,“我感觉我旁边坐的不是妹子,而是驾校教练,我有时候都忍不住想要买两条烟给她!”梁墩煌调侃到,大概是“西安女娃”和“驾校教练”的梗触及到了有相似经历的观众,笑声变得热烈了。
讲段子的时候他基本不会有夸张的肢体动作,段子内容和讲话手势,逐渐透露出了他在这个舞台上的人设:会讲脱口秀的理工男。
作为一名在读博士,梁墩煌身上有典型的工科男特质:没有非常精准的表演,讲段子很在意逻辑结构。同样都是创造性工作,他还是会感慨,“做科研可比脱口秀难多了”,但同时又庆幸自己有科研经历,“科研会给我很多创作灵感,让段子内容更丰富,我也想通过这种幽默的方式,让大家知道博士平时都在做什么。”
其实,每个脱口秀演员有自己独特的“人设”或“标签”,这些几乎都来自他们的生活经历或工作环境,脱口秀舞台就像一个出口,演员们以段子为线索,交换着不同行业的荒诞故事,引发观众的共鸣和笑声。
20分钟后,最后一个演员终于到场了,交接完麦克风,直到下了场,梁墩煌才松了口气,擦掉满脸的汗。
城墙里的喜剧
当晚的脱口秀表演进行了一个半小时,有观众离场的时候还在讨论演员们的段子。
对于梁墩煌来说,可乐喜剧成立两年,目前每场演出能来100多名观众,在没有过多宣传的情况下,已经是一个比较满意的状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