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 行业新闻 2020-07-29 12:35 的文章

2.4亿单身人口背后的新消费市场 个性化消费应需而生

随着城市化的均衡发展,独居青年在社会消费力方面开始占据重要地位。单身群体的一大特征便是可支配时间较多,无需与伴侣和家庭相伴的他们更乐于将时间用在休闲消费上,尤其是娱乐消费和餐饮消费。当前,针对“单人经济”的专属服务越来越多,“一人食”餐厅、迷你小家电、养伴侣宠物……“单人的自我乐活模式”正在引领一场全新生活方式的变革。

家电刮起“迷你”风、餐厅推出一人食产品、“好看皮囊+有趣灵魂”始终在路上……企业与商家已越来越能感受到一股单身商业热浪的袭来。

而这得益于越来越壮大的单身群体。来自民政部的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单身成年人口高达2.4亿人,其中超过7700万名成年人处于独居状态,预计到2021年这个数字将上升到9200万人。随着单身人口的不断增长,我国单身群体的消费实力不容小觑,或引发新一轮消费浪潮。

单身经济兴起

随着单身和独居人口的不断增长,这一群体的消费潜力不容小觑,是新一轮消费的蓝海。

民政部数据显示,2014年起,我国的结婚率逐年下降,单身队伍日渐壮大。尼尔森发布的《中国单身经济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显示,只有约1%的单身者面临养老和子女教育等方面的压力,因此他们显示出更强的消费意愿。

从一些消费数据可窥知一二。据中怡康线上监测数据显示,今年1-4月,厨房烹饪市场中小容积电饭煲增长22.6%;“6·18”开售半小时,京东平台上的厨房小家电整体成交额同比增长超过260%,电烤箱、厨师机、空气炸锅等与美食相关的产品成交额同比增长超200%。

众多商家也开始大打“单身牌”,如餐饮行业频推“一人食”餐厅、小份外卖,家电市场迷你电冰箱、电磁炉等热销;文旅业“一人定制游”受欢迎;宠物也成为“被喂养”出来的千亿元市场……

租住在北京市大兴区的90后刘女士对记者表示:“即使一个人住,也要好好生活。”特别是疫情期间,自己做饭的次数越来越多,她陆续添置了小型的豆浆机、咖啡机等多款小家电,还替换了旧餐具等。“只要两三百元就能明显感受到生活质量的提升,十分划算。”刘女士说。

单身经济为何越来越火?金融上市公司研究员舒典在接受中国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随着城市化的均衡发展,独居青年在社会消费力方面开始占据重要地位。

“由于没有家庭的负担,单身人群的储蓄倾向要明显低于非单身人群,边际消费倾向却远高于非单身人群。”苏宁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付一夫在接受中国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单身人士主要集中于白领和中产人群中,这部分人除了精神上的消费顾虑较弱外,物质上还具备较强的消费能力。”

“90后00后具有很强的个性化消费特点,他们更希望自由自主的生活和消费。这个单身群体,在一些中心城市,尤其是在北上广深所占的比例越来越高,延长单身时间甚至不结婚成为一些年轻人新的生活方式,这为单身型消费培育了土壤。”浙江工商大学经济学院教授、佑创新商业智库首席专家赵浩兴对记者表示。

消费特色鲜明

单身群体的一大特征便是可支配时间较多,无需与伴侣和家庭相伴的他们更乐于将时间用在休闲消费上,尤其是娱乐消费和餐饮消费。

报告显示,单身人群“爱便利”。52%的单身消费者出于方便省时的动机消费,高于非单身的39%,便利店购物人群单身占比从2018年的30%增长至2019年的39%。从线上消费方面来看,便利成为单身消费者选择线上购物的重要因素。其中,97%的单身消费者会选择网购,62%的单身人士更倾向于点外卖。

据付一夫介绍,一方面,在物质生活充裕以及娱乐媒介丰富的时代,单身群体可以把大量的时间花费在网络终端上,网络可以满足他们休闲、社交、购物等需求。其中,最为典型的娱乐活动就是网络游戏。另一方面,单身人群往往作息时间相对不规律,由此也导致他们进食频率低,时间点更为随性,更偏好于随时随地补充食品,尤其钟情于休闲零食。

单身人群更加需要陪伴,社交与养宠需求旺盛。上述报告还显示,有26%的单身者愿意为户外娱乐买单,高于非单身者的23%。同时,单身人群将情感转移到爱宠身上。40%的养宠人群为85后90后,养宠人群中有57%为未婚,宠物经济成为单身消费的代表。

从消费者结构看,80后、90后正逐渐成为消费主力军,这其中包括大量已到适婚年龄的单身人士。在网络消费的大潮下,80后、90后占全国30%人口,占我国网购人群的73%,从而在人数上成为绝对消费主力。“他们的消费行为与消费理念有了很大改变。相比已婚人群,单身人群的消费行为更加感性化,对价格的敏感度也相对较低。”赵浩兴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