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 行业新闻 2020-07-25 14:52 的文章

借贷行业“炸弹”!民间借贷利率司法保护上限酝酿大幅下调 这些产品咋办?

原标题:借贷行业“深水炸弹”!民间借贷利率司法保护上限酝酿大幅下调,这些产品怎么办?

摘要

【借贷行业“炸弹”!民间借贷利率司法保护上限酝酿大幅下调 这些产品咋办?】一则民间借贷利率司法保护上限将大幅下调的消息,犹如一枚深水炸弹丢向借贷行业。7月22日,最高法院、发改委联合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联合发布《关于为新时代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供司法服务和保障的意见》。《意见》指出,应修改完善民间借贷司法解释,大幅度降低民间借贷利率的司法保护上限。(券商中国)

  一则民间利率司法保护上限将大幅下调的消息,犹如一枚深水炸弹丢向借贷行业。

  7月22日,最高法院、发改委联合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联合发布《关于为新时代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供司法服务和保障的意见》(下称《意见》)。《意见》指出,应修改完善民间借贷司法解释,大幅度降低民间借贷利率的司法保护上限。

  所谓民间借贷利率的司法保护上限,是2015年最高法根据当时贷款基准利率作出的“两线三区”规定,即年利率36%和24%的两条红线,年化利率24%以下属于司法保护区,进一步大幅降低民间利率的司法保护上限,意味着“两线三区”将成为过去式。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上述24%和36%利率红线为民间借贷利率,但在不少司法判决中,即使是持牌消费金融公司银行、互金平台借贷纠纷,依然将24%和36%的利率作为主要参考,而一些机构的借贷利率紧贴着24%。

  由于牵涉到大量民间金融和金融机构,大幅降低民间借贷利率司法保护上限引发热议。

  一方面,随着央行LPR利率市场化改革,2015年制定的24%和36%民间降低利率红线需要随之作出调整,降低企业融资成本,进一步打击高利贷转贷和违法放贷行为;

  另一方面,有机构人士认为,不同的信贷对象、不同的信贷产品上差异巨大,衡量利率的高低,也要视不同信贷产品、不同借贷环境区别对待,不能一刀切用年化利率来衡量,否则社会弱势群体、风险偏高客户将无法获得贷款,弱势群体可能成为普惠金融的受害者。

  民间利率司法保护上限酝酿下调

  7月22日,最高法院、国家发改委联合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布了《最高人民法院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为新时代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供司法服务和保障的意见》,其中提出,要大幅度降低民间借贷利率的司法保护上限,坚决否定高利转贷行为、违法放贷行为的效力,维护金融市场秩序,服务实体经济发展。

  目前,业界有传出民间借贷合法利率可能参照一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从而改变“两线三区”的规定,但目前官方还没有定论,仍处于征求意见探讨阶段。

  当下,民间借贷利率主要参考36%和24%两条红线,根据两线划分三个区,即24%以下为司法保护区,民间借贷法院予以保护;24%~36%为自然债务区,法院不予保护,但当事人若是愿意履行,法院不会反对;超过36%为无效区,属于违法放贷。

  7月22日,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委员、民一庭庭长郑学林在新闻发布会上透露,对于社会上反映的司法保护的民间借贷利率过高的问题,正在抓紧研究。

  郑学林表示,在当前疫情防控常态化以及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的大形势下,降低民间借贷利率保护上限对于纾解企业融资难、融资贵以及从源头上防止“套路贷”“虚假贷”具有积极意义,也是最有效的解决方案。

  中国消费金融40人论坛副秘书长程雪军对券商中国记者表示,经过多年来利率市场化改革持续推进,目前我国贷款利率上、下限已经放开,但仍存在贷款基准利率和市场利率并存的“利率双轨”问题,对市场利率向实体经济传导形成了阻碍,这是当前利率市场化改革需要迫切解决的核心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