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不挣钱的大学专业找到了
又到了高三毕业生心情最忐忑的时候了,从2020年7月23日开始,陆续有省份可以查到分数线了。接下来就是高考考生们进行人生抉择的重要时刻:填报志愿。
高考是人生中最重要的一次考试,我们除了在考试前努力奋斗,在考场上认真作答,还需要在填报志愿时仔细斟酌。高考既要考得好,也要报得好。
2020年,中国有1071万人参加了高考 [1], 在2688所普通高等学校提供的703个专业中 [2] ,应该如何选择专业呢?我们整理了麦可思研究院的调查成果,尝试从就业的角度,分析填报志愿的“最优解”。
相比理科,文科生确实不挣钱
大学读了什么专业以后就要从事相关的工作吗?大概率是的。根据麦可思研究院,全国本科毕业生从事本专业相关工作的比例在2017年后稳定在71% 。[3]
在选择专业时,有明确兴趣、目标的人选择专业时不需要太纠结,但更多的人选专业的目标是能找到一份待遇好的工作,所以大家选专业,“钱景”也是重要的考虑因素。
根据麦可思《2020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从毕业半年后的月收入上看,信息安全、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相关专业的毕业生起薪较高。
其中,“信息安全”和“软件工程”专业毕业生工作半年后的薪酬最高,月收入超过7000元人民币,远高于全国本科生月平均工资的5440元。
在毕业起薪最高的前十个专业中,只有“数字媒体技术”不是信息相关专业,但它也是数字技术相关专业。
需要注意的是,毕业半年后收入最高的专业都是理科专业,文科生无法填报。相反地,毕业半年后收入最低的前十名专业中有八个都是文科专业。
教育相关专业毕业后薪酬水平较低,“学前教育”和“小学教育”两个专业毕业生半年后平均月收入在4300元左右,比全国平均毕业生工资低1000余元。
从未来薪资发展看,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等相关专业的毕业生收入仍保持领先。
在毕业三年后,“软件工程”成为月收入最高的专业,平均每月收入11596元,除此之外,“网络工程”、“物联网工程”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平均月收入都超过1万元。
“金融学”、“建筑学”后来居上,跻身毕业三年后薪酬前十榜单,而原来毕业半年后薪酬最高的“信息安全”则掉出毕业三年后收入前十榜单。
教育相关专业毕业三年后薪资水平仍然不高。“小学教育”和“学前教育”专业毕业三年后薪资依然垫底,且与全国平均水平差距越来越大,比全国同届本科生毕业三年后平均工资低近2200元。
由此可见,虽然拥有寒暑假等福利,但教师在工资水平方面处于劣势。
从毕业薪资上看,文科生劣势明显。
在毕业半年薪酬前十榜单中没有文科专业,毕业三年后薪酬前十榜单中也只有“金融学”这个专业文科生也可报考就读。而无论是毕业半年还是三年后毕业薪资最低的专业几乎都是文科专业。
在现代社会,拥有技术可以更快地换取经济回报,所以理科专业的毕业薪酬比较高。
而文科专业,比起技术更多地要求理论知识和经验积累,本科毕业生们在就业市场上竞争力相对较低,因此能拿到的薪酬也比较低。
选哪个专业最不容易后悔?
当然了,选专业不能只看未来能不能挣到更多的钱,满意度和幸福感也要考虑。有些工作,倘若体现不了自身价值,即使工资再高也很难坚持下去。
有意思的是,虽然文科专业工资相较于理科专业更低,但文科生毕业后的职业满意度并不比理科生差。
从毕业半年后的职业满意度来看,毕业半年收入最高的“信息安全”和收入倒数第二的“小学教育”在职业满意度排行榜上分列第一、二位。
除了“信息安全”,半年后收入最高的前十名专业只有“信息工程”在职业满意度中排名前十。
就业满意度低的专业多是理科专业,只有“广播电视学”一个文科专业就业满意度为60%,在满意度排行榜倒数前十中。
毕业半年后职业满意度最低的专业是“金属材料工程”,就业满意度仅有50%。
毕业三年之后,很多本科毕业生“干一行爱一行”,更满意从事的职业,整体上,全国平均本科生就业满意度从毕业半年的68%,增长至毕业三年的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