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 行业新闻 2020-07-25 10:51 的文章

创新监管手段 推动高质量发展 河北、江苏、湖南三省市场监管局推进工作有实招

  在7月17日召开的全国市场监管工作会议上,河北、江苏、湖南等多个省级市场监管局进行了经验交流,介绍了当地结合疫情防控、复工复产开展市场监管工作的做法和经验。

  河北:推进“七个体系”提升治理能力

  河北省市场监管局紧紧围绕实现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目标,扎实推进法规制度、监管责任、风险防控、信用管理、技术支撑、标准引领和人才保障“七个体系”建设,不断提升能力水平,在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中体现责任担当。

  推进法规制度体系,坚持依法行政。围绕疫情防控,第一时间梳理10大类42项违法行为法律适用清单,将17部法律法规辑印成册,为各级开展疫情防控执法提供法律适用指导。

  推进监管责任体系,强化责任担当。建立市场监管法律法规、行政许可、行政监管事项等8个清单,厘清责任边界,确保市场监管部门工作顺利推进。牵头负责省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市场供应与监管组工作,办结各类应急审批429件,为疫情防控提供了有力支撑。

  推进风险防控体系,守牢安全底线。对散装白酒、电线电缆、童车、羊绒制品等11种产品,持续开展产品质量整治提升,着力铲除假冒伪劣滋生土壤。围绕食品、药品和医疗器械、特种设备、知识产权、打击传销等梳理出8个方面风险点,建立防范化解台账,开展风险隐患大排查大整治。加快药品追溯体系建设,全省11795家单体药店通过入网审核,完成率99.4%。推进特种设备“双控”机制建设,组织开展野生动物交易、口罩违法行为“联合双打行动”、广告市场整治等专项行动,保证了疫情防控期间市场的稳定有序。

  推进信用管理体系,创新监管手段。优化全省“双随机”监管平台,推动近30个部门统一使用,实现了部门内部联合、跨部门联合抽查常态化、全覆盖。推进企业信用风险分级与“双随机”抽查有机结合,开展内部联合“双随机”抽查。严格执行经营异常名录和严重违法失信企业名单制度,“一处违法、处处受限”的信用监管格局基本形成。

  河北省市场监管局还推进技术支撑体系,提升服务水平。全面实行“网上办、即时办、联合办、一日办”,为疫情防控条件下群众办事提供便利。推进标准引领体系,促进高质量发展。推进人才保障体系,夯实履职根基。

  江苏:推进“一平台、一品牌”建设

  江苏省市场监管局结合江苏实际,不失时机地推进“一平台、一品牌”建设,全力服务全省高质量发展。“一平台”,就是与当地设区市政府签订合作协议,建立条块工作对接平台,推动地方高质量发展与市场监管事业发展同向发力、同频共振;“一品牌”,就是以筹备召开首次江苏质量大会为契机,扎实推进质量强省建设,创建具有影响力的江苏质量发展工作品牌。

  把准出发点,系统谋划“一平台、一品牌”建设。把“一平台、一品牌”作为全面履职关键之时,提升地位作用的关键之举;把“一平台、一品牌”作为疫情防控非常之时,助力经济社会发展的非常之举。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江苏省各级市场监管部门第一时间开展非法野生动物交易整治,落实市场监管总局“保价格、保质量、保供应”等行动部署。江苏省市场监管局开展疫情影响分析调研,出台支持企业平稳健康发展18条、支持企业复工复产12条和支持个体工商户发展16条措施,并对全省市场主体发展情况进行跟踪监测分析。随着企业复工复产推进和经济社会发展加快恢复,启动“一平台、一品牌”建设,加快推出服务地方高质量发展的具体项目和措施。

  找准结合点,全面搭建与地方政府合作平台。一方面依托合作平台为地方高质量发展提供最大支持,坚持需求导向,认真把脉各地产业发展现状,量身定制个性化服务项目,推出一些突破性大、含金量高的“硬核”措施和“干货”政策;另一方面,依托合作平台争取地方党委政府对市场监管工作的最大支持,按照“双向支持”原则,各设区市政府共提出104项支持市场监管事业发展的措施,在重点项目建设、干部队伍建设、基层基础建设等方面给予充分保障

  选准着力点,精心打造江苏质量发展工作品牌。在质量工作上,强化高位推进,省政府成立由省长担任主任的质量发展委员会,并将质量发展指标纳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高质量发展考核体系;培育高质产业,聚焦13个先进制造业集群,推进实施质量攻关、质量比对、质量合格率提升三大工程;打造高端标杆,出台《打造“江苏精品”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工作意见》,成立“江苏精品”国际认证联盟,完善质量奖励制度,组织制定《江苏省省长质量奖评审规则》地方标准;实施高效治理,推出企业质量治理“江苏方案”,联合相关部门出台深化实施企业首席质量官制度,建立江苏首席质量官联盟,创新缺陷产品管理“江苏经验”,发布实施缺陷消费品召回管理地方规章。

  湖南:构建 “大市场”“大监管”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