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次冲刺IPO,诺禾致源身处中游产业链的基因检测行业前景不明朗
诺禾致源又双叒IPO了!
北京诺禾致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诺禾致源)在上月初提交了科创板IPO申请。这已经是诺禾致源第三次递交IPO申请,距离上一次申请终止才刚刚过去三个多月。
诺禾致源此次计划发行不超过4020万股,占发行后公司总股本的比例不低于10%。此次IPO拟募资5.04亿元,主要用于基因测序服务平台扩产升级、基因检测试剂研发、信息化和数据中心建设等项目的建设以及补充流动资金。
《洞察IPO》研究发现,诺禾致源因身处中游链中的基因测序行业,毛利率不仅持续走低,低于同行业平均水平;采购过度依赖境外进口。
竞争优势不明显
诺禾致源成立于2011年3月,主营业务为提供基因科技产品和服务,包括生命科学基础科研服务、医学研究与服务、建库测序平台三大类服务。目前公司业务覆盖全球六大洲超过60个国家和地区,面向科研机构、高校、医疗机构、药企等提供基因检测和生物信息分析等研究服务。其中,生命科学基础科研服务是主要的收入来源,报告期内营收占比持续保持在4成以上。
2017年至2019年,诺禾致源实现营业收入7.39亿元、10.54亿元、15.35亿元,同比增长42.63%、45.64%;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81亿元、0.97亿元、1.14亿元,同比增长19.75%、17.53%。
招股书显示,2017年至2019年,诺禾致源的毛利率分别为42.81%、42.89%、39.15%,2019年同比下降3.74个百分点。
具体来看,生命科学基础科研服务的毛利率由2017年的53.32%下滑至2019年的46.25%,建库测序平台的毛利率也从29.67%大幅下滑至25.34%。
诺禾致源对此解释称,随着基因组学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基因测序行业市场竞争加剧,导致产品单价被拉低。同时原材料价格的波动也影响了产品生产成本。另外,2019年毛利率相对较低的建库测序平台服务营收占比同比增长了5.72个百分点,从而影响了整体毛利率。
在毛利率下降的同时,诺禾致源的毛利率还低于同行业平均水平。报告期内,行业综合毛利率平均值分别为53.74%、51.73%、54.84%。
说到这,就不得不提一下诺禾致源的产业链关系。
据了解,在基因测序产业链中,上游为测序仪器、设备和仪器、设备和试剂供应商,中游为基因测序服务提供商,下游则是使用者。而诺禾致源正处这条产业链的中游,公司向上游供应商购买相关测序仪器,为下游使用者提供测序服务。
简单的来说,诺禾致源是通过向上游企业采购相关仪器来服务下游用户的,而它自身本身缺少核心研发技术。
在诺禾致源招股书中,其列举的同行业公司分别是,华大基因(300676,股吧)、贝瑞基因(000710,股吧)、达安基因(002030,股吧)。据了解,前两个企业主要业务属于下游产业,而达安基因更是上下游一体化的服务商。对比来看,诺禾致源的市场竞争优势确实稍显薄弱。
同时,这也连带出诺禾致源依赖主要供应商严重的问题。
据招股书显示,公司报告期内直接材料费用占主营业务成本的比例分别为63.27%、66.49%、70.65%,其中主要物料支出为测序试剂。而由于美国供应商 Illumina 是上游仪器、试剂领域较为领先的提供商,因此公司与其合作紧密。
2017年至2019年,诺禾致源从 Illumina 采购额分别为1亿元、3.08亿元、5.73亿元,占总采购额比重分别为23.17%、64.17%、62.84%。未来恐有成本控制风险。
另外,公司销售费用也在持续攀升。
招股书显示,2017年至2019年,销售费用分别为1.24亿元、1.56亿元、2.30亿元,主要是销售人员工资薪金的增加所致。
报告期内,公司经营性现金流分别为0.55亿元、1.51亿元、0.85亿元。同期公司货币资金分别为1.58亿元、1.89亿元、3.16亿元。而此次募集资金中还有1.60亿元用于补充流动资金。
2017年至2019年,诺禾致源的负债总额分别为4.88亿元、4.99亿元、8.83亿元。其中,流动负债分别为4.73亿元、4.87亿元、8.73亿元,持续占总负债比重超9成。
值得注意的是流动负债中的短期借款5210.37万元、0万元和18242.17万元。2019年突增,占流动负债比重20.90%。
诺禾致源对此解释,2019年新增短期借款主要来自中国银行(601988,股吧)、花旗银行短期借款、中国工商银行(601398,股吧)以及浦发银行(600000,股吧)的短期借款。
离职高管任期内即开展竞业
此次申请IPO并不是诺禾致源的第一次。
诺禾致源分别在2018年、2019年申请过两次创业板,但都以失败告终。此次转战科创板备受关注。
诺禾致源上一次IPO,在上会前夜突然取消审核会议,三个月后终止审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