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赋能构筑“智造”新高地——探秘游仙制造业转型升级之道
四川新闻网消息(赵堃杰 杜畅)7月21日,全省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现场会召开。与会人员实地感受到东材科技公司“全国综合实力最强电子电工材料及光学膜研发生产基地”的气势。
展奋进之姿、铸发展之基、谋破局之势。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游仙区逐步走出了一条“上扬曲线”,为游仙推进产业升级提供了强大动力。
展奋进之姿 创新驱动加快转型升级
一张透明薄膜能“抗住”多少伏电压?东材科技给出的答案是500伏!这块电击不穿、火烤不化的薄膜,在现场点位参观中表现尤为抢眼。
这就是东材科技研发的“高阻燃电工聚酯薄膜”,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该产品主要应用于华为、苹果等高端智能手机,在全球市场占有率已超过50%,价值是普通薄膜产品的15-20倍。去年年底,该产品还荣获国家工信部颁发的全国制造业单项冠军产品奖。
东材科技,这家“三线”建设时组建的国营东方绝缘材料厂,经过50多年的发展,已由一家单一的绝缘材料制造企业成功转型为一家专业从事新材料研发、制造、销售的科技型上市公司。背后的基石正是创新。
“东材科技始终坚持走自主创新之路,着力于创新平台和研发团队的建设,核心技术研发能力不断增强。公司现有科研人员近200人,其中博士11人,硕士70余人,聘请国内外专家10人,已成为国内行业最尖端的科技研发团队之一。”东材科技四川东方绝缘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罗春明这样解释东材科技搏击市场的“秘诀”。
东材科技的“秘诀”,也是游仙区众多制造企业共同遵循的。从“制造”到“智造”产业转型升级的必经之路上,游仙工业企业一直踏浪前行,坚持以创新驱动加快产业转型升级绿色崛起,全面提升科技创新能力。
坐落于游仙的蓝狮科技,开发出雷管药剂自动装药系统及装药方法,将雷管装药这一“刀尖上跳舞”的高难度技术攻克,使得这一领域的自动化连续化生产得以实现。该技术还可广泛用于各种化工产品、医药食品、危爆物品等行业、各类物品连续化自动化的精密分量场合,实用价值和社会经济效益十分巨大。
疫情停工期企业能干什么?科莱电梯利用强大研发能力在此期间研发出“轿厢空气智能净化系统”和“智能呼梯系统”,不仅为助力疫情防控贡献了力量,更是实现了复工复产后的订单大幅增长。
当前,游仙材料企业正在创新的道路上一往无前,太极绵阳制药搬迁技改、尤灵卡日用品新材料科研及应用、光联科技光纤活动连接器全自动生产线改造等多个产业创新及应用项目齐头并进,为全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积蓄后劲。
铸发展之基 现代产业园造就集群高地
在游仙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布局中,游仙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始终是一块不可忽视的“高地”。前不久,该园区喜获“四川省开发区综合评价考核优秀园区”奖牌,这是继园区获得“国家城市矿产示范基地”“四川省最具投资价值产业园区”等十多项国家、省级殊荣后再次捧回金字招牌,也是对园区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的有力肯定。
漫步园区,这里塔吊林立,钢花飞溅,一座座标准厂房雨后春笋般涌出,一条条生产线不断落成,一批批“游仙造”行销世界……日新月异的变化,如同高速疾驰的动车,更是园区高质量建设发展的真实写照,也使得成绩的得来脉络清晰。
产业和园区相互成就。游仙在全力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中,大力布局智能产业集群,逐步实现推进传统产业改造升级与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两条腿”走路。
游仙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作为游仙区产业集聚发展的重要承载体,按照规划先行、布局科学、可持续发展和产城一体的原则,构建起完善的路网、电网、供水、排水、供气、通讯等基础设施体系,不断增强园区承接能力和吸纳力。
得益于承载体的跨越式发展,游仙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工作取得进展。该区先后引进诺思、拓谱、移柯等集成电路关联企业8家,总投资达300余亿元,全区规模以上电子信息企业达20家。
完善的园区配套设施还带来了产业集聚式大发展。游仙智能制造产业园以科莱电梯、湖山音响等25家规模以上智能制造企业为龙头,游仙集聚起精密加工、表面处理、非标定制、工业设计等方面配套服务企业23家,智能制造规模效应逐步显现;节能环保产业园充分发挥中金资源、保和新世纪、振华科技等环保企业的辐射带动作用,逐步形成节能环保产业集群;新型功能材料产业园依托中物院、624院、58所、长虹、九洲等大企业大院所,依托东材科技、开元磁材、聚合新材料等企业,大力发展磁性材料、新型膜材料、先进电子材料等为重点的特色新型功能材料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