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 行业新闻 2020-07-22 18:08 的文章

新政策推动毕业生稳就业

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范围内肆虐,给我国经济发展和就业形势造成了冲击。据不完全统计,自2020年2月5日至今,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下,各部门先后印发30多项惠及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政策文件,要求拓宽高校毕业生就业渠道,完善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工作,以切实保障疫情防控期间高校毕业生实现稳就业。为此,我们应准确研判就业形势与就业趋向,及时把握政策机遇,推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和疫情防控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

    研判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

随着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范围内的加速蔓延,全球经济受到较大冲击,市场整体需求萎缩导致国内经济活动大幅放缓,劳动力市场在短期内可能会出现供需失衡,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因此受到更大冲击。一方面,疫情冲击下我国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企业劳动力需求下降,就业结构性矛盾持续存在;另一方面,高校毕业生就业现场招聘活动因疫情暂停,直接影响毕业生的求职与就业。

尽管如此,我们也应当认识到,长期以来我国经济保持强劲韧性,独特的制度优势为经济良好运行提供了坚强保障。目前,在党中央的领导和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下,国内疫情防控形势持续趋稳向好,生产生活秩序逐步恢复,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并未改变。

疫情发生以来,国家有关部委先后出台并落实多项就业政策,推动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习近平总书记于今年2月26日在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部署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引中央部门齐心行动,在确保疫情防控到位的前提下,恢复生产生活秩序,保障百姓民生需求。为加快恢复和稳定就业,国务院办公厅于3月20日发布《关于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强化稳就业举措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要求各部委和直属机构按职责分工负责落实相关就业举措,其中,针对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提出了重要意见,要求拓宽高校毕业生就业渠道,加大对湖北等疫情严重地区的就业支持,完善就业服务等。

 针对疫情积极创新就业扶持措施

为推进高校毕业生实现“稳就业”,各部门先后出台多项文件鼓励高校创新就业方式。中共中央组织部办公厅、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做好事业单位公开招聘高校毕业生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毕业生工作通知》)提出,引导用人单位适当延长招聘时间、推迟面试体检时间和签约录取时间。各地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及基层服务项目可视情调整2020年度招募笔试面试时间,并及时告知考生和社会大众。对于延迟离校的应届毕业生,相应延长报到接收、档案转递、落户办理时限。离校未就业毕业生可根据本人意愿,将户口、档案在学校保留2年或转入生源地公共就业人才服务机构,以应届毕业生身份参加用人单位考试、录用,落实工作单位后参照应届毕业生办理相关手续。

扩大毕业生就业见习规模。《实施意见》提出,国家支持企业、政府投资项目、科研项目设立就业见习岗位以缓解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并设有就业见习补贴。除此之外,国家还会持续推送大学生到国际组织实习任职以进一步拓宽实习任职渠道。

加大对湖北等疫情严重地区的就业支持。《实施意见》中明确要求,对湖北高校及湖北籍2020届高校毕业生给予一次性求职创业补贴,湖北省各级事业单位可面向湖北高校及湖北籍高校毕业生开展专项招聘,高校毕业生基层服务项目向湖北省倾斜。3月4日,教育部印发《关于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做好2020届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提出扩大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在湖北高校招募规模;扩大湖北省普通高校专升本招生计划;举办面向湖北高校以及湖北籍学生的专场网上招聘活动。

扩大高校招生与参军入伍规模以缓解就业压力。今年2月,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征集更多应届毕业生入伍参军,扩大2020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和专升本规模。其中,硕士研究生扩招主要向国家战略和民生领域急需的临床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集成电路、软件、新材料、先进制造、人工智能等相关学科和专业学位类别倾斜,并向中西部和东北地区高校倾斜;专升本扩招则主要由职业教育本科和应用型本科高校向产业升级和改善民生急需的专业招生,向电子信息类、计算机类、生物医学工程类和预防医学、健康服务与管理、应急管理、养老服务管理、护理等专业倾斜。

 保障困难人员脱贫攻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