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 行业新闻 2020-07-21 22:16 的文章

深刻理解“于变局中开新局”的丰富内涵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用全面、辩证、长远的眼光分析当前经济形势,努力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这一重要论述,蕴含着科学的辩证思维和深邃的战略眼光,为当前做好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提供了重要遵循。我们要围绕形与势、危与机、供与需这三对辩证关系,去深刻理解和把握“于变局中开新局”的丰富内涵。

在“形”与“势”的审视中把握“变局”

谋大事必先观大势,开新局必先知变局。新冠肺炎疫情这只“黑天鹅”带来的冲击和不确定性,引发了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诸多具有新特点的新变局。面对这些新变局,我们既需要研判“什么在变”,还需要考虑“在怎么变”,更需要把中国未来发展放在新变局中来思考,认清自己的定位,把握好谋大局、开新局的发力点和突破口。

从全球看,这种“变局”主要体现在世界经济衰退、投资萎缩与交往受限所带来的新变化。根据以往历史经验,历次“全球性大流行病”,一般都很难在短期内得到控制,也一般都会加剧经济结构性矛盾。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2020年全球经济将萎缩3%。而据世界贸易组织预测,2020年全球贸易将缩水13%到32%。这就意味着随着疫情蔓延,世界经济下行风险加剧,全球供应链将持续动荡。面对这些不确定性,如何既积极参与后疫情时代全球治理,又有效防范长期的风险,如何既发挥传统制造业的优势,又实现创新发展,是新变局下中国必须面对的重要考验。越是在这个时候,越是遇到前所未有的风险和挑战,越需要我们在变化中保持清醒头脑、增强战略定力。

从国内看,这种“变局”主要体现在疫情影响与经济发展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相交织所带来的新变化。一段时间以来,我们党把疫情防控作为头等大事来抓,领导全国人民取得了重大战略成果。但疫情外防输入压力依然很大,产业链恢复还面临不少的挑战。统计数据显示,2020年6月,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和综合PMI产出指数均高于上月。但同时也要看到,不确定因素依然存在,外部市场依然存在变数,部分行业复苏压力依然较大,小型企业生产经营困难较大。面对这些风险挑战,如何在恢复经济的同时避免疫情出现反弹和重新扩散,如何进一步扶持中小微企业渡过难关,如何恢复消费市场信心,都是需要解决的紧要问题。

在“危”与“机”的转化中谋划“大局”

变局潜藏危机,危机孕育转机。知变局、辨变局的目的就在于拨清迷雾、厘清脉络,就在于找准机遇、因势而谋。那么,如何以变应变、主动作为,在危与机的转化中谋划后疫情时代中国发展大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积极主动作为,既立足当前,又放眼长远,在推进重大项目建设、支持市场主体发展、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提升基层治理能力等方面推出一些管用举措,特别是要研究谋划中长期战略任务和战略布局,有针对性地部署对高质量发展、高效能治理具有牵引性的重大规划、重大改革、重大政策,在应对危机中掌握工作主动权、打好发展主动仗。”这些重要论述,为“变局”下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指明了方向。

创造高品质生活。高品质生活本质是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越是发生疫情,越要保障和改善民生,创造高品质生活的目标任务不能有丝毫的延误和搁置。特别是这场疫情使消费者追求绿色、健康的高品质生活的愿望更加强烈。因此,我们要把握好机会,既通过“六稳”“六保”政策筑牢防线、守好“基本盘”,也要扎实推进乡村振兴和城市建设,努力增加高品质民生产品和服务供给,让人民共享可感知的美好生活。

推动高质量发展。推动高质量发展是遵循经济发展规律、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此次疫情虽然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冲击,但疫情倒逼催生出来的新技术应用、新消费需求、新市场空间和新经济业态,也扩展了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空间。我们要科学利用疫情倒逼的力量,把疫情危机转化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契机。一方面,要围绕这些新业态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新产业链,加快形成强大的创新集聚效应、产业辐射效应和区域品牌效应,为高质量发展创造更多有利条件。另一方面,要不失时机推进相关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顺势引导社会资本加大对关键领域的投资、新技术开发和产业化应用,加速形成促进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