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集市引爆青城夜经济
7月16日晚,呼和浩特市赛罕区万达广场上人声鼎沸,排列整齐的摊位里,大学生们坐在明亮的环形打光灯旁,化身“草原集市李佳琦”,向网友和路过的顾客卖力营销。
“‘布丝瑰’原创鼠标垫,特别得劲儿!”
“今天喝了脉动啊,还吃了果冻啊,但还是忍不住对这些饰品心动啊!”
大学生主播们金句频出,对商品表白的“土味情话”惹得路人捧腹,直播间的观看人数也不断飙升。
为期10天的“青春靓草原巾帼绣未来”——促进内蒙古大学生和妇女就业草原集市暨“布丝瑰”民族服饰大赛作品直播电商节,让“布丝瑰”民族制品等内蒙古特产搭上电商带货的快车,让妇女和大学生与夜经济相遇。据了解,本次活动旨在通过搭建资源对接和创业就业服务平台,助力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进一步促进大学生、妇女创业就业,同时为各盟市展示销售地区特色产品提供服务,提升呼和浩特夜间经济活力。草原集市优选了来自全区12个盟市超过3600多种商品,来自内蒙古师范大学的近200名大学生和6名带货达人在线下销售的同时,通过抖音、达人店线上平台面向全国进行直播电商销售。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青年是国家和民族的希望,创新是社会进步的灵魂,创业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改善民生的重要途径。内蒙古师范大学一直重视大学生的创新创业工作,在全国掀起电商带货浪潮后,我们便尝试引导学生在电商领域进行实践。”内蒙古师范大学党委书记黄雅丽说。
6月份,内蒙古师范大学开始面向学校22个学院招募本次活动的志愿者,最终近200名报名的大学生组成了23支营销队伍。为了让学生们了解创新创业政策,学习电商营销模式,学校不仅为每支队伍安排了一名指导教师,还与自治区妇联、呼和浩特市人民政府共同为学生们开设了为期半个月的创业训练营,由高校负责学生创业就业的导师、实体公司经理人和知名带货网红向大学生提供培训。黄雅丽说:“每一支营销队伍都需要默契的团队配合,想要把货卖出去就要学会分析策划和与人沟通。大学生带货的意义其实不在于能赚多少钱,而是让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感知社会,学以致用,体会创新创业的意义,从而为人生找到方向。”
这次大学生们售卖的商品是由企业负责对接和提供,这其中包含了28家首府企业。“为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呼和浩特市关注女性的发展、注重民族产业的发展。这次活动无论从选址到供货企业的筛选,都经过了细致的研究。”呼和浩特市副市长徐睿霞说。为增加妇女收入,给大学毕业生搭建就业创业的平台,呼和浩特市先后组织和参与开展了“青城布丝瑰行动计划”1000名妇女手工职业技能培训、大学生就业创业培训等活动,运用民族文化传承优势促进就业。徐睿霞说:“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呼和浩特市多措并举,积极推进夜间餐饮、旅游、文化娱乐等消费活动,逐步恢复夜经济发展,积极扩大内需,提升城市活力。我们也希望借助本次活动的有利契机,通过直播电商赋能夜经济发展,进一步带动大学生和妇女创业就业。”
草原集市上,优质的内蒙古特色商品让人眼花缭乱,最亮眼的要数来自妇女们亲手制作的“布丝瑰”民族特色制品——精致的盘扣胸针,小巧的耳饰,亮眼的民族服装,妇女们的巧手赋予了这些商品满满的灵气,也让它们为直播间赚足了人气。
自治区妇联党组书记、主席胡达古拉说:“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妇联组织要贯彻新发展理念,聚焦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开展富有女性特色的巾帼建功立业活动,最大限度调动妇女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为有效促进妇女就业创业,增收致富,自治区妇联先后走访调研了民族服饰生产加工、销售企业、非遗传承人、民族手工艺带头人、服装服饰协会、部分有服装和设计专业的高等院校,全面了解民族服装服饰行业发展现状,把工作着力点放在富有女性特色、女性从业人数多、彰显女性优势的民族服装服饰领域上。‘布丝瑰’蒙古语是妇女的意思,选择这三个字组合,表达用布料和丝绸以妇女智慧和匠心创作瑰宝之意。”
2018年,自治区妇联启动“布丝瑰行动计划”,以引领民族服装服饰向元素化、时尚化、生活化、产业化发展为方向,把促进大学生、妇女创业就业,最大限度地带动贫困妇女脱贫增收作为重中之重的任务。目前已经创建了巧手致富基地208个,带动近1.6万名妇女就业,其中建档立卡贫困妇女3500人,举办各类妇女手工艺培训班995期,培训妇女4.5万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女6000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