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7日晚间影响市场重要政策消息速递(附新闻联
A股周末大礼包!“好险企”权益投资上限从30%升至45% 千亿级增量资金可期
银保监会发布《关于优化保险公司权益类资产配置监管有关事项的通知》(下称《通知》),核心是对保险公司权益投资实施差异化分类监管,即保险公司里的“好孩子”“坏孩子”未来权益投资境遇两重天。其中,“好孩子”的自主运作空间将得以加大,配置权益类资产的弹性和灵活性不断增强,最高可占到上季末总资产的45%。而在此之前,所有保险公司权益投资比例的上限统一为30%。“好孩子”即偿付能力充足率、资产负债管理能力及风险状况等指标都较优的保险公司,且预计基本以大中型保险公司或外资保险公司为主。从30%提高至45%,这意味着,约有数千亿的保险资金,将有望成为驰援A股的增量资金。
银保监、证监会大招:9家金融机构被接管!对市场影响有多大?
突发,刚刚,银保监会、证监会都有重磅消息,银保监会宣布对6家保险、信托机构进行接管,而证监会方面,新时代证券、国盛证券、国盛期货被接管!银保监会消息,鉴于天安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华夏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天安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易安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触发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第一百四十四条规定的接管条件。新时代信托股份有限公司、新华信托股份有限公司触发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第三十八条和《信托公司管理办法》第五十五条规定的接管条件,为保护保险活动当事人、信托当事人合法权益,维护社会公共利益,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决定对上述六家机构实施接管。
国务院印发《意见》 促进国家高新区高质量发展
到2025年,国家高新区布局更加优化,自主创新能力明显增强,体制机制持续创新,创新创业环境明显改善,高新技术产业体系基本形成,建立高新技术成果产出、转化和产业化机制,攻克一批支撑产业和区域发展的关键核心技术,形成一批自主可控、国际领先的产品,涌现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型企业和产业集群,建成若干具有世界影响力的高科技园区和一批创新型特色园区。到2035年,建成一大批具有全球影响力的高科技园区,主要产业进入全球价值链中高端,实现园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证监会核发6家公司IPO批文:天正电气、西域旅游在列
7月17日晚间,证监会按法定程序核准了以下企业的首发申请:浙江天正电气股份有限公司,江西宏柏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杭州格林达电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东莞市奥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全时天地在线网络信息股份有限公司,西域旅游开发股份有限公司。上述企业及其承销商将分别与交易所协商确定发行日程,并陆续刊登招股文件。
规范证券期货行政处罚相关执法行为 证监会公开征求意见
7月17日,证监会就《证券期货违法行为行政处罚办法》公开征求意见。根据证券期货市场监管执法实践情况,证监会在《行政处罚法》基础上,结合新《证券法》有关规定,起草了《证券期货违法行为行政处罚办法(征求意见稿)》(下称《处罚办法》),现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具体看来,《处罚办法》共三十九条,主要内容包括明确立案调查条件和调查权限。《处罚办法》规定证监会及其派出机构发现涉嫌违反证券期货法律、法规和规章,符合相关条件的,经批准后应当立案调查。同时,为保障行政处罚工作依法顺利开展,结合新证券法,进一步明确细化了证监会及其派出机构执法权限和措施,以及不配合调查的情形及后果。
首批6只科创板基金正式获批
在科创板开市即将迎来一周年之际,7月17日首批科创板基金正式获批。截至发稿,首批获批的科创板基金包括博时科创板三年定期开放混合型基金、南方科创板三年定期开放混合型基金、富国科创板两年定期开放混合型基金、万家科创板两年定期开放混合型基金、汇添富科创板两年定期开放混合型基金、易方达科创板两年定期开放混合型基金。据悉,与过往科创主题基金相比,上述基金针对科创板有明确的投资比例设置,是真正意义上的科创板基金。
科创板股东以向特定机构投资者询价转让和配售方式减持股份业务指引出炉
为了规范科创板上市公司股东以向特定机构投资者询价转让和配售方式减持股份业务,根据《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上市公司股东以向特定机构投资者询价转让和配售方式减持股份实施细则》等规定,上海证券交易所与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共同制定了《上海证券交易所、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科创板上市公司股东以向特定机构投资者询价转让和配售方式减持股份业务指引》(详见附件),现予以发布,并自2020年7月22日起施行。
新规落地!互联网贷款不得投资股票、房产消费类个人信贷额度不超20万
银保监会网站17日消息,为规范商业银行互联网贷款业务经营行为,促进互联网贷款业务平稳健康发展,银保监会制定了《商业银行互联网贷款管理暂行办法》(下称《办法》),自公布之日起施行。在加强贷款支付和资金用途管理方面,《办法》要求,商业银行对符合相应条件的贷款应采取受托支付方式,并精细化受托支付限额管理。贷款资金用途应当明确、合法,不得用于房产、股票、债券、期货、金融衍生品和资产管理产品投资,不得用于固定资产和股本权益性投资等。如发现贷款用途违法违规或未按照约定用途使用的,应当采取措施提前收回贷款。
深市外资持股预警个股数量降至3只
深交所7月17日披露,外资持股预警(外资持股比例超26%)的个股数量已降至3只,分别为美的集团、启明星辰、泰格医药,以上个股外资持股比例分别为27.71%、26.64%、26.17%。此前被列入预警名单的个股共5只,索菲亚、广联达分别于7月10日、7月16日退出预警名单。
6月财政收入首次正增长 超八成专项债用于民生服务领域
7月17日,财政部发布最新财政收支数据。受疫情等因素影响,上半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下降10.8%,约达9.62万亿元。其中,税收收入约为8.2万亿元,同比下降11.3%;非税收入约为1.42万亿元,同比下降8%。不过,得益于股票市场交易活跃,上半年证券交易印花税仍同比增长16%,达892亿元。与此同时,财政支出也在下降,上半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约为11.64万亿元,同比下降5.8%。值得一提的是,在今日财政部发布会上,相关负责人还回答了抗疫特别国债、基层“三保”情况以及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发行使用情况等相关问题。
外汇局打call:人民币资产有非常好的投资价值!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定于7月17日举行新闻发布会,国家外汇管理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王春英在会上介绍2020年上半年外汇收支数据时表示,人民币资产在全球范围内还是有非常好的投资价值,今年以来,境外投资者增持境内股票和债券的规模增速呈两位数增长。虽然现在市场环境变化比较快,跨境资金流动波动性比较大,但总体上还没有影响到境外投资者增持境内人民币资产的格局,同时资本市场项下跨境资金流动也没有影响到国内外汇市场供求基本平衡的格局和总体稳定的大局。数据显示,截至6月末,境外投资者持有的境内债券余额3691亿美元,持有的股票余额3684亿美元。这两个数据都是接近3700亿美元,比2019年末的余额分别上升了13%和16%。和2016年末比,债券余额是2016年末的3倍,股票余额是2016年末的3.4倍。
7月17日晚间央视新闻联播财经内容集锦
国务院印发《关于促进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经李克强总理签批,国务院日前印发《关于促进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
《意见》提出六个方面任务举措。一是大力集聚高端创新资源,吸引培育一流创新人才,加强关键核心技术创新和成果转移转化,着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二是支持高新技术企业发展壮大,积极培育科技型中小企业,加强对科技创新创业的服务支持,进一步激发企业创新发展活力。三是大力培育发展新兴产业,做大做强特色主导产业,推进产业迈向中高端。四是加大开放创新力度,推动区域协同发展,打造区域创新增长极,融入全球创新体系。五是深化管理体制机制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加强金融服务,优化土地资源配置,建设绿色生态园区,营造高质量发展环境。六是加强分类指导和组织管理。
中国经济支撑企稳回升积极因素明显增多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国家发展改革委今天(7月17日)表示,二季度以来我国经济运行逐月好转。6月份,全国发电量快速回升,同比增长6.5%,增速比上月加快2.2个百分点,已连续4个月逐月加快。
全社会货运量6月同比增长3.9%,增速比上月加快3.5个百分点。全国铁路货运量和港口货物吞吐量增速均为今年以来月度最高。
上半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共审批核准固定资产投资项目54个,总投资4944亿元,主要集中在交通运输、高技术、能源、农林水利等行业。西部陆海新通道、西江大藤峡水利枢纽等一批重大交通、水利项目有序建设。
上半年,国家加大减税降费力度,目前已累计超过1万亿元,推动金融系统向企业合理让利1.5万亿元,一系列帮扶企业、稳定就业、扩大内需等方面对冲政策相继出台,对稳定经济基本盘形成了强大支撑。
6月份财政收入增幅由负转正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今天(7月17日),财政部发布了2020年上半年财政收支情况。尽管受疫情冲击导致税基减少,以及为支持疫情防控保供、企业纾困和复工复产采取减免税、缓税等措施,1—6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10.8%,但是随着复工复产的逐步推进,我国财政收入已经呈现出积极变化。
从支出来看,上半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16411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5.8%。社保和就业等重点支出得到了有力保障。
作为我国积极财政政策重要手段之一,截至7月16日,抗疫特别国债累计发行7200亿元,完成1万亿元发行任务的72%,剩余2800亿元抗疫特别国债在7月底发行完成。
此外,今天,中央部门公布了2019年度部门决算。2019年中央本级“三公”经费比预算数减少32.33亿元,反映出中央部门贯彻落实“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和过紧日子要求,从严控制和压缩“三公”经费支出。
上半年农业农村经济稳中向好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农业农村部今天(7月17日)发布,上半年农业农村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向好,有效发挥了“三农”压舱石作用,为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稳定提供了有力支撑。
上半年,夏粮产量创历史新高,达到2856亿斤,比去年增产24.2亿斤。6月底,生猪存栏达到3.4亿头,较去年底增长9.5%,已恢复到2017年末水平的77%。总的看,粮食和重要农副产品量足价稳。
此外,乡村产业加快复苏,目前产能已恢复到常年水平,预计上半年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营业收入6.2万亿元,休闲农业整体复市率接近九成。上半年,贫困地区特色产业加快发展,经认定的6.3万个扶贫产品累计销售780多亿元,有力带动了贫困户脱贫增收。
上半年我国跨境资金流动总体稳定外汇市场供求基本平衡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国家外汇管理局表示,上半年,我国跨境资金流动总体稳定,外汇市场供求基本平衡,应对外部冲击的能力明显增强。从数量指标看,上半年,按美元计价,我国银行结售汇顺差786亿美元、银行代客涉外收付款顺差20亿美元。从价格指标来看,人民币汇率弹性增强并保持基本稳定,上半年,中国外汇交易中心编制的人民币汇率指数小幅升值0.7%,同期新兴市场的货币指数贬值11.8%。
国家外汇管理局表示,下半年我国跨境资金流动仍将保持平稳态势。
长征五号已“就位” 择机实施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今天(7月17日)上午,长征五号遥四运载火箭在文昌航天发射场垂直转运至发射区,计划于7月下旬—8月上旬择机实施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
经过约2小时的平稳行驶,长征五号遥四运载火箭安全转运至发射区。后续,火箭将加注推进剂,按计划实施发射。
本次任务为长征五号系列运载火箭首次应用性发射,此前该系列的4次飞行均为试验性飞行。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于2016年1月批准立项,任务目标是通过一次发射,实现火星环绕、着陆和巡视探测,获取火星探测科学数据,迈出我国行星探测的第一步。
《全国乡村产业发展规划(2020—2025年)》发布
农业农村部今天(7月17日)发布《全国乡村产业发展规划(2020—2025年)》,重点对农产品加工业、乡村特色产业等二、三产业进行布局规划。力争到2025年,我国主要农产品加工转化率将达到80%,乡村休闲旅游业年经营收入超过1.2万亿元,返乡入乡创业人员超过1500万人。
《保障中小企业款项支付条例》将于9月1日起施行
国务院新闻办今天(7月17日)举行政策例行吹风会,工业和信息化部、司法部有关负责人介绍了《保障中小企业款项支付条例》有关情况。条例将于2020年9月1日起施行。今年上半年,全国政府部门和大型国有企业累计清偿拖欠民营和中小企业款项956亿元,其中无分歧欠款827亿元,无分歧欠款清偿进度达到49.5%。
四省启动小麦最低收购价
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发布,从今天(7月17日)起在河南省启动2020年小麦最低收购价。至此,湖北、安徽、江苏、河南四省已启动小麦最低收购价收购。今年国家继续在6个小麦主产区实行小麦最低收购价政策,最低收购价为每斤1.12元,剩余的河北、山东两省将择机启动。
我国4360亿贷款推动14省市加快老旧小区改造
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推动下,未来五年,国家开发银行、中国建设银行将向吉林、重庆等14省市提供4360亿元贷款,重点支持市场力量参与的城镇老旧小区改造项目。按计划,今年将新开工改造的城镇老旧小区达3.9万个。
IMF总裁呼吁合作确保全球复苏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格奥尔基耶娃16日发表文章指出,当前,新冠肺炎疫情危机正进入新阶段,国际社会应在多个领域加强合作,包括保障充足医疗供应、避免全球贸易体系进一步破裂、为发展中国家的关键需求提供资金和加强全球金融安全网等,以缩短危机时间并确保持久和共同复苏。
欧洲央行维持宽松货币政策不变
欧洲中央银行16日召开货币政策会议,决定维持当前宽松货币政策不变,继续实施一系列资产购买计划及再融资操作,重申将在其职能范围内采取一切必要行动支持欧元区渡过新冠肺炎疫情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