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 行业新闻 2020-07-19 02:36 的文章

新业态新模式:石油石化企业的机遇在哪里

  7月15日,国家发改委等13部门公布了《关于支持新业态新模式健康发展 激活消费市场带动扩大就业的意见》,提出要积极探索线上服务新模式,激活消费新市场,加快推进产业数字化转型,壮大实体经济新动能,鼓励发展新个体经济,开辟消费和就业新空间,培育发展共享经济新业态,创造生产要素供给新方式。

  新业态新模式的茁壮成长,既是疫情防控常态化下的应对之举,也是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动作为。昆仑好客公司数据显示,今年仅上半年的线上业务收入就比去年全年的线上业务收入大增297.6%,势头迅猛。

  新技术层出不穷,新业态风起云涌,新模式激荡澎湃。面对经济增长的更多可能,传统石油石化行业如何把新机遇、把难点痛点变成高质量发展的支点?

  如何推动传统化工行业融入数字经济?

  业界思考

  大宗化工产品电商化需合力构建开放共享的生态

  陈磊 西北化工销售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

  时代的变革和互联网扬起的帆,推动了各行业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疫情期间中央提出的“六保六稳”和加快促进国内消费的要求,为网上交易带来更多机遇。作为工业生产大宗原料的化工产品销售,也有着全面迈入电子商务领域的迫切愿望。

  近年来,国内已有数十家大宗化工产品电商平台在运行,但大多仍然停留在线上交易、线下保供的状态。由于没有强大、完备的物流配送网络作支撑,平台发展受限,运营影响力十分有限。举例来说,一宗货物经电商平台“撮合”得到买卖双方确认后,平台没有配套的物流配送服务,仍然需要由卖方在线下自行组织,并全程跟踪确认。

  物流配送作为电子商务的目标和核心,也是衡量电子商务成功与否的一个重要标尺。但对大宗化工产品而言,其销售业务链条长,从需求、计划、生产、仓储、运输到结算,涉及多个业务主体和多种业务处理方式,需要多个业务应用系统,跨区域运输和仓储的组织和管理难度较大,现有的平台尚无法提供全供应链的技术支持。特别是一些危险化学品,按国家政策法规的硬性规定,还不能进入电商交易。只有一些标准品和包装规格一致的固体产品,才符合现阶段的运输条件要求,在物流成本上也更有优势。要想真正实现全链条全系列化工产品的线上交易、线上配送,需要整个化工行业全系统的革命性改变。

  面对“互联网+”营销浪潮,近两年来,西北化工销售公司也正在努力探索电子商务这一销售新模式,借助中华石化网交易平台发布信息和组织线上竞价销售。客户在平台注册登录,提交资质征信等资料,一经西北化工销售审核通过后,便可参与由平台公布的某一时间、某类产品的竞价销售。

  经过不断探索,西北化工销售的电商竞价销售流程已日益成熟规范,从最初的化肥残次品、协议品,现已扩展到了大部分橡塑和有机液体类化工产品的正品。这一模式的显著优点是,经过多轮、反复充分竞价,最终的成交价更加贴近市场,可发现优质客户并大大提升客户体验,也有利于挖掘产品的最大价值,实现更高的溢价收益。

  针对电商竞价,西北化工销售专门制定了管理办法,对线上竞价操作流程做了严密规定,细化了资质确认、价格生成、合约履行、回款保证等规定,确保操作顺畅、公正公平和依法合规。施行电商竞价,拓展了西北化工销售的营销渠道,吸引了更多区域终端生产企业的积极参与,也使中国石油化工产品的质量信誉获得更加广泛的传播。据统计,2019年初到今年上半年,西北化工销售已组织网上竞价销售1000多场次,溢价增效作用显著。

  开展电商竞价销售,仅仅是电子商务的“破局”之举,西北化工销售尚未全面贯通真正意义上的化工产品电商业务。比如目前参与进来的客户大多数是线下的现有固定客户,而非源于平台自身的“引流”;同时,物流指令、在途动态等数据信息在交易平台没有匹配“接口”;产品成交后的物流发运,依然在线下通过常规方式完成,客户付款和确认的过程也是另外一个独立的系统和流程,等等。换言之,目前的平台运行模式,功能仍然较为单一,平台与中国石油现有的ERP、CRM、BW等信息系统没有实现“无缝”连接。要想解决以上问题,需要进行以供应链为主线、物流配送为手段的大规模渠道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