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驾照为啥这么难?驾考行业乱收费现象调查
“说好的3000元学费,今天交‘练圈费’,明天交‘保过费’,这几时是个头?”西安市民韩石的疑惑,一时间引起了众多驾校考生的共鸣。
去年至今,记者接到多名热心读者和在校学生的求助电话,称在学车过程中除了交纳报名费外,还额外交纳了“练圈费”等,并称额外收费已经成为驾考行业的“潜规则”。
对此,记者展开调查发现,当前驾考行业确实存在收取额外费用、培训学时不达标、学员利益难保障、不正当竞争等现象。
巧立名目乱收费
6月20日,韩石给记者打来电话称,最近让他发愁的是,驾校教练让每个学员再交1200元“练圈费”,自己该不该交?
“疫情前,考科目二的时候,教练给我们说可以提前在考场用考试用车练,但要收费。于是,我和同事每人给教练交了300元,都顺利考过了。”韩石说,受疫情影响,学习期限不得已延长了。现在又到考科目三了,教练打电话说让每人再交1200元的“练圈费”,并称只要练就能过。
与韩石经历相似的,还有职场新人小安和西安邮电大学在校学生伊伊。“交不交钱,还是有差别的。我因为科目二考试连续3次没考过,就交了1560元的‘强训费’。”小安解释说,“强训费”其实就是在考场用考试用车练习。
经过一番“强训”,小安顺利通过了考试。他告诉记者,交钱保过是普遍现象。现场考试有很多防不胜防的“坑”,交了钱,安全员会想办法让你通过。
对此,伊伊表示,考试的时候,安全员会询问姓名。交了“练圈费”的学员,安全员会及时提醒,比如转弯的时候,他会让打转向灯、踩刹车等等,只要按照提示,一般都能通过考试。
记者采访了解到,在学车过程中,大多数人都交纳了额外费用。虽然费用名称不一,但额外交费通过考试成为驾考行业的普遍现象。
今年56岁的陈保印是某驾校的一名教练,从业已经10余年。他告诉记者,不论是谁来收费,只是换了个形式而已,本质没有变。一些驾校为了揽生源,报名费才1000多元,根本就包不住成本。成本包不住,自然只能通过后续收费才能赚钱,甚至不交钱就不让学员考试。
铜川第一客运有限公司金辉驾驶员培训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人郭文俊说:“目前,驾考行业确实存在乱收费现象。一些驾校通过降低收费来招揽生源。这种不正当竞争行为,不仅造成培训质量下降,还影响正规驾校的生存环境,抹黑了整个行业。”
利益驱使催生行业乱象
咸阳某高校学生宋云鹏在学车过程中,因与驾校教练发生口角,一气之下换了一家驾校培训。宋云鹏说:“我就想把之前科目二交的1600元‘强训费’要回来。找驾校退费,驾校说钱给考场交了一半,只能给我退800元。”
近些年,为了加强招收学员的吸引力,一些驾校纷纷投资建设考场。铜川市公安局交警支队车辆管理所副所长赵潇表示,目前考场大多数都是由社会力量投资建设,建好后,由车辆管理所进行初验,省级部门复验。但目前,关系还没有理顺,政府购买服务相对较少。因此,考场基本都是市场化运作,收费采取自主定价。
6月26日,在铜川市机动车驾驶人考试中心,记者看到墙上悬挂着“铜川市机动车驾驶人董家河科目二考场考前适应费公示”。该公示上明确写着“根据‘自愿适应,有偿服务’的原则”“适应训练车1圈:130元/人。2圈:240元/人。3圈:300元/人……”。
科目二考场里,正在练车的高娟对记者说:“马上考试了,教练通知我们过来熟悉下场地。我选择用驾校的车练习,3圈只交了200元。这要放在西安,最少得七八百元。”
目前,我省科目一考场有136个,科目二考场150个,科目三考场132个。大多数考场都支持学员考前练习,并收取一定的费用,但收费规则和标准因地区不同,差距较大。
“驾校有了考场,不仅好招收学员,也好收费。”郭文俊说,他们一直想投资建一个考场,但不是谁想建就能建的。
有关业内人士告诉记者,由于考场大多是由驾校投资建设的,因此,驾校通常考试前才会对学员进行训练,对于表现较差的学员则会暗示其到考场进行“强训”,以此来提升及格率。
对于驾校而言,及格率、声誉等是其招收学员的关键指标。那么,如何在收取低价的同时,又保障学员通过考试。对此,郭文俊不愿多说,只是含糊道:“他们有自己的办法。”
此外,一些个人通过挂靠形式,与驾校形成利益关系进行私自招生,对驾考行业也产生了不良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