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 行业新闻 2020-07-16 08:56 的文章

张跃杰:打造高品质蔬菜基地

张跃杰:打造高品质蔬菜基地

张跃杰在大棚内查看圣女果生长情况

    □本报记者 范丽萍 文/图

    7月11日,位于叶县龙泉乡大湾张村的市绿瑞农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的龙泉基地,一株株一人多高的圣女果藤上,一串串果实饱满圆润,长势喜人。“再有几天就可以采摘了,一株能结10层果,亩产2500公斤左右。”说话的是47岁的基地总经理张跃杰。

    从物流行业跨入蔬菜种植业,两三年时间,张跃杰成为远近闻名的蔬菜种植大户,菜品远销广东、深圳等地,通过当地批发商进行二次包装转销国外。

    在外拼搏20多年回乡创业

    “我先安排装车,70件肯定不够,再安排工人割点吧。”7月11日上午,雨下得正大,等候在基地办公室的李启林显得有些着急。

    李启林是绿瑞农业基地设在市丰莱果蔬果批发市场的档口承包销售负责人,每天都要来基地拉菜,然后再将蔬菜派送到市区丹尼斯、德信泉等多家连锁超市,每次拉走的一两百筐番茄、生菜、上海青等,都是适合本地消费者口味的高品质菜,非常受欢迎。

    张跃杰一边安抚李启林不要着急,一边安排调剂菜品出库。

    在基地冷库,一筐筐上海青摞起两米多高,周围冷气直冒。“冷库温度一般设定在0至3摄氏度,工人干活儿都要穿棉衣。”张跃杰说,除了供应本地市场外,基地种植的广东菜心主要对准广东、深圳等沿海城市,每天发出1000件,总计1.5万公斤。为保证菜品的质量安全,降低在长途运输过程中的腐烂损失,所有蔬菜装箱都需要预冷,然后通过冷链集装箱运输。

    在物流行业打拼了20多年,张跃杰在蔬菜运输方面有得天独厚的便利条件。

    从最初跑零单的小员工到开办物流公司,再到组建冷链集装箱车队,张跃杰的物流生意曾做得风生水起。之所以回乡创业搞种植,源于一次家乡招商会激起的返乡创业念头,他想为家乡作点贡献。

    2018年,在乡村两级干部的积极帮助和协调下,张跃杰依法流转使用了大湾张村270户村民的1200亩土地,搞蔬菜种植。

    “我记得很清楚,第一批菜是2019年3月20日发往广州的,1100件广东菜心,33000万斤。”张跃杰感慨地说。

    带领乡邻发展产业实现增收

    刚开始,基地种植的蔬菜品种单一,销路也单一,张跃杰不停地跑市场、搞调研,手机上还下载了很多相关软件,但有时候还会出现市场把控不到位的情况。“就像去年,种了300亩芥蓝,因为市场定位不准,蔬菜延后上市,不仅没赚到钱,还赔了不少。”他觉得,生意有赚有赔也正常,但最怕自然灾害。

    今年疫情期间,各行各业停产,工人们困在家里出不来,四五百亩向阳白和芥蓝都烂在了地里。县乡等各级部门非常重视,疫情得到控制后第一时间帮助他协调运输、调集员工等。这让张跃杰从心里感觉温暖,对今后产业的发展也更有信心了。

    看着基地不断扩大发展,又经受住了这么大磨难,村里人直给张跃杰竖大拇指,也都想在基地找个活儿干。目前,基地用工100多人,近一半都是大湾张村人,其中10多人是贫困户。

    “跃杰人不错,他知道我身体不好,把我安排到门卫岗上,不让我干重活儿。”今年68岁的贫困户张保根说,他和张跃杰都是大湾张村一组的,被村里介绍到基地干活以后,每月有1000多元的工资,还能抽空照顾家里。

    谈及未来的发展,张跃杰表示在搞好高品质蔬菜种植的同时,将努力拓宽销售市场,发展蔬菜深加工,目前已经与广州一家科研所确定了脱水蔬菜的研究项目,争取早日推向市场。另外,他还准备发展农业采摘,进一步扩大种植面积,用公司的辐射作用带动周边群众发展产业,促使农民走向共同富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