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苏路上收获别样风景 浙江文旅行业苦练内功积
温州市南塘街城市书房网络图片
日前,当记者走入重新开放的温州市南塘街城市书房,发现这里已焕然一新。环绕大屏动态呈现景区风光,在“沉浸阅读体验区”通过手机扫码就可享受“有声图书馆”的海量资源……改造提升后的南塘街城市书房以文旅融合为主题,可游览、观赏、休闲、阅览,成为一道亮丽的城市风景线。
今年3月,我省疫情防控应急响应级别由一级响应调整为二级后,省文化和旅游厅积极推动全省文化旅游行业复工复产复演,保障各类文化旅游场所在坚持防控优先、确保安全的前提下有序开放。截至目前,全省1568家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站)已全部开放;公共博物馆、美术馆、非遗馆已开放851家,开放率达91.4%。“五一”假期,全省全域旅游人次达7965.1万,恢复至去年同期的86.2%。
网络图片
市场重启
抓好防控有序开放
近日,浙江京剧团在浙江胜利剧院上演了浙、京、沪、鲁四地京剧名家联袂献演的经典京剧专场——《菊苑芬芳六月红》。
清洗空调系统、认真消毒……为了让观众安全有序地观看,剧院早早做足准备。场外,每个观众都要用身份证实名登记并测量体温;场内,只见座位上已经绑好了布条,充分保障“隔座就位”,上座率不超过一半。演出前,工作人员在过道中来回巡查提醒:“演出过程中,请全程戴好口罩。”
“等待恢复演出的这一天,真是等了太久啦。”专程开车从温州赶来看戏的温州市龙湾区文化馆馆长李伟说,“来自全国各地的京剧名家各有特色,他们唱腔高亢、表演精湛,让我很享受。”
进入6月以来,我省演出市场渐渐复苏。浙江演艺集团开启“浙”漾期待——大型惠民演出季,连续推出的17场演出涵盖了话剧、儿童剧、曲艺、杂技等各个门类;浙江京昆艺术中心(浙江昆剧团)推出五大剧种共演《雷峰塔》;浙江小百花越剧院(浙江越剧团)一边积极创作新剧目《胡庆余堂》,一边恢复《祥林嫂》等经典剧目的演出……
虽然暂别舞台5个多月,但浙江演艺集团董事长王文龙对未来充满信心,他表示:“疫情期间,我们停演不停练、不停创作。现在,我们用内在动力助推市场重启,让演员回归舞台,让观众回归剧场。”
慎终如始抓好防控,才能尽情享受文旅生活。日前,省文化和旅游厅已修订了9个常态化疫情防控下的文化和旅游活动有序开放工作指南,涵盖博物馆、图书馆、旅游景区等共190条措施,确保文旅市场健康、安全、有序。
德清莫干山网络图片
苦练内功
转型升级危中寻机
疫情给文旅行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和挑战。在政府的统筹支持下,全省文旅企业纷纷立足自身、苦练内功、危中寻机。
“我认为,提升民宿的品质和特色,抱团合作、差异发展,才是我们民宿业渡过难关的关键。”德清县莫干山镇云起琚民宿业主鲍红女经过认真思考,在民宿恢复开放后,设计推出了“生态自然教育课”。“我在之前的‘发现萤火虫’课程上做了升级,住客可以带着孩子到周边看看昆虫,认认花草,不局限于单一季节。”鲍红女希望通过这些特色课,吸引更多的亲子游顾客。
民宿,被视为乡村旅游复苏的“排头兵”。省文化和旅游厅推出“百县千宿”安心游等系列产品;各市县陆续出台政策文件,如杭州出台《关于疫情期间支持旅游行业共渡难关的补充意见》、德清县出台《关于应对新冠肺炎疫情支持民宿产业发展的政策意见》等。在政策“组合拳”的带动下,遭遇重创的民宿产业逐渐恢复“元气”。截至3月底,全省民宿业已全面复工。
浙江省旅游民宿产业联合会秘书长张兆蒙表示,民宿产业若要快速复苏,更需进一步修炼内功。日前,长兴县水口乡启动乡村民宿美丽庭院整治提升行动,工作小组逐户上门对民宿环境整治、配套提升等进行检查指导,开设兴趣培训班引导业主学习泡茶、唱歌、弹琴、美食制作、摄影等。截至目前,共开展各类才艺培训6次,参加培训人员400余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