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 行业新闻 2020-07-13 15:40 的文章

不负总书记殷殷嘱托 全力以赴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

努力培养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时代新人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党委书记 山红红

7月8日,我们收到了习近平总书记给我校克拉玛依校区首届118名留疆毕业生的回信,全校师生员工无比激动、备受鼓舞。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为我们做好高校工作、勇担立德树人时代使命提供了科学指南、增添了强大动力。

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是对118名毕业生人生选择的充分肯定,也是对我们办学追求和取得成绩的充分肯定。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克拉玛依校区2020届毕业生435人,已就业369人,总体就业率85%。给习近平总书记写信的这118名学生选择在疆内就业,他们中有98名是非疆籍的内地生源。而处于首都的校本部,平均每年有15%的可分毕业生到西部就业,5年已累计有2000余人投身西部建设。

这么高的比例,这么多学生选择西部、选择新疆、选择基层,是与学校长期坚持的办学理念、教育理念分不开的。

67年来,学校始终坚持扎根中国大地,把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作为重要办学遵循。始终坚持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善待学生、关爱学生,让学生在“学石油、爱石油、献身石油”的氛围中获得滋养。始终坚持贴近行业企业培养人才,最早开始“订单班”“研究生企业工作站”等培养模式改革,让学生在实践中练本领、长才干。始终坚持精神铸魂、文化育人,实事求是、艰苦奋斗的优良校风薪火相传。

我们深知,新疆需要人才、需要优质的高等教育。在新疆办学,就是党和国家交给我们的重大政治任务。校区建设伊始,学校就从服务国家战略、服务新疆发展的高度,对校区进行科学规划。按照“立足新疆、面向西部、服务全国、辐射中亚”的办学定位和“高层次、应用型、国际化”的培养目标,致力于为新疆和行业发展培养优秀人才。

校区教职员工在克拉玛依这片创业的热土上,秉承学校优良传统,克服困难全身心投入校区建设和教育教学。我们的学生在边疆同样可以接受本部和全国名校名师的优质课程,有企业一线高工当“师傅”。我校本部和15所援建高校选派的100多名干部教师,远离家人、以校为家,视学生为亲人,身体力行诠释着创业奉献的精神。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们将把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全面推进学校事业改革发展。要主动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以“双一流”建设统领学校和校区发展,为党和国家为西部大开发培养更多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时代新人;要传承艰苦奋斗的光荣传统,引导新时代青年在磨练中成长成才;要着眼学生未来发展,全力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引导他们到基层、到西部、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

扩渠道拓岗位 多措并举促毕业生就业

陕西省教育厅副厅长 王海波

2020年陕西普通高校毕业生约34万人。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我们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教育部工作要求,不断完善政策措施,千方百计扩充渠道、拓展岗位,全力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

一是提高政治站位,积极统筹协调。陕西省委、省政府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今年4月到陕西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先后多次召开会议,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专题研究部署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

二是完善政策措施,打好政策引导组合拳。面对疫情影响和经济下行压力,我们主动作为,深入挖掘就业潜力。今年,全省安排招录“西部计划”志愿者1449人、特岗教师5730人、县及县以下医疗卫生机构工作人员2500人、社区专职人员10000人、公务员5765人、选调生600人,设置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岗位1.1万个,动员省属国有企业提供岗位1.1万个,指导高校开发科研助理岗位1006个,力争征集3000名应届毕业生参军入伍。同时,加大研究生、专升本和科研院所博士后招收培养规模,为毕业生就业提供更多机会。

三是坚持多措并举,着力拓宽就业渠道。疫情发生后,我省立即启动线上招聘会,联合6家专业招聘平台,举办各类网络招聘8743场,参加单位7万余家,提供岗位信息342万余条。陕西疫情得到基本控制后,全省高校举办线下小型招聘会755场,提供岗位信息8.4万余条。对3125名湖北籍和20292名建档立卡贫困家庭毕业生建立台账,分片包干、责任到人,精准帮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