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 行业新闻 2020-04-13 20:34 的文章

经营难 转理念 陕西餐饮业 “疫”情过后咋“出

3833cb4c59a616eccb92f1b157fcf540.jpg

顾客把食物打包

90793e3f729dddd68313ef988cf6aa7e.jpg

餐馆用隔档供市民堂食

随着复工复产的全面推进,各大餐饮品牌堂食陆续恢复。这两天,海底捞涨价又降价的消息吸引着一波又一波的关注度。与此同时,麦当劳也推出优惠活动。这些做法都是餐饮业为减少疫情影响而进行的尝试。

中国烹饪协会最新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今年春节期间,93%的餐饮企业选择关闭门店,损失惨重。相比去年春节,78%的餐饮企业营业收入损失达100%;9%的企业营收损失达九成以上。

堂食恢复 经营艰难“爬坡”

“不复工的时候心慌,复工以后更心慌。”陕西省餐饮业商会会长、川渝人家董事长聂磊形容他如今的状态。

火锅、烤鱼、地方菜等聚集型强的社交场景类餐饮店,成疫情影响下最为严重的地方。今年大年初二,川渝人家门店关闭堂食业务,仅保留部分门店的外卖业务。

陕西餐饮业商会最新数据显示:自1月25日起,我省96%的餐饮企业都选择关闭门店,剩下4%的餐饮企业则是以团餐为主,提供保障医院、铁路、生产防疫物资单位用餐以及生产线上外卖套餐。

错失春节档,对于餐饮行业意味着什么?聂磊说,虽然从时间上来说,春节档只占到全年的六分之一,但是消费盈利却占到一年的五分之一。为了这个黄金期,不少商家会提前储备好几倍的食材。但受疫情影响,没有现金流入的情况下,商家不得不面对货物囤积、人工成本、租金费用等硬性成本。这一点,从海底捞、西贝莜面村、喜茶等知名餐饮店近来的涨价风波中也能窥探一二。

随着疫情防控形势好转,餐饮企业堂食逐步恢复,但生意却远远没有恢复。“餐饮企业要想短期内恢复到以前的水平不现实。”聂磊坦言,在疫情之后,越来越多人更关注健康,对于在外就餐的潜在风险仍有担忧。

作为全省首批恢复堂食的餐饮店,川渝人家部分门店在3月初开门营业。“一天只有一两桌客人,最惨的一天营收只有1000元,但店里每天固定成本支出得1万元。”聂磊给记者算账。

对于赛格负二层COCO奶茶店店长高欢来说,自从3月1日商场恢复营业以来,最大的感触就是来买奶茶的人少了。以前一天大概卖800杯左右的饮料,现在也就五六百杯。”

距离奶茶店不远的宽窄巷成都小吃店,4月9日中午时间,店长武晓伟坐在那记录着什么。店里消费者不多,他不需要像平时一样一直盯着。

12时20分,位于赛格商场7楼的袁家村关中印象体验店里人头攒动,有的食客不得不端着碗寻找拼座的机会。纵观整层餐饮区,这里恐怕是人气最旺的店铺。即便如此,身为店长的郭洪博仍说:“只达到了以前客流量的三分之一。”

郭洪博说,袁家村的14家店目前开门的有一半,主要集中在各大商场里,街边门店暂时还没有开放。赛格店是3月19日正式营业的,共开放了27个档口。

和绝大多数餐饮企业一样,这里也面临着原材料上涨、堂食顾客减少等一系列问题。更为突出的是,这里的员工数量要多于一般餐厅。“店里目前有员工约150人,吃、住、防疫都得我们负责,仅购买防疫物资一项,每月额外增加3万元成本。”

企业求变 开源自救当先

疫情突然来袭,打乱了不少餐饮企业的经营计划。眼看着损失一天天扩大,餐饮企业并没有坐以待毙。自我挖掘潜力,转变经营思路,增加销售渠道……节流最多是“自保”,如何开源才是自救“王道”。

不少餐厅在疫情期间,都保留着外卖业务。很多“宅”一族,原本就有点外卖的习惯。还有一些特殊行业的工作人员,仍然对外卖需求很大。不过,采访中不少企业都表示,因为做不同菜品的利润不同,相比较快餐,类似川渝人家、袁家村等店铺外卖利润低于堂食。

外卖固然是一种自救方式,但并非唯一。随着各地陆续迎来复工高峰,员工的就餐问题亟待解决。

中国饭店协会发布的调研数据显示,疫情期间,除首推的外卖,团餐预订业务排名第二,占到了20%。

顺应形势,目前已有不少餐饮店推出企业团餐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