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个保障三个到位 为打赢疫情阻击战推动复工复产贡献滨州住建力量
滨州日报讯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按照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第一时间迅速行动,在全市防控体系大网格中找准定位、履职尽责、主动担当,扎实做好住建领域疫情防控各项工作,全力以赴保供给、保稳定、保安全、保发展,严格践行“三个到位”推动住建领域工程项目复工复产,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推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贡献住建力量。
全力以赴保供给、保稳定、保安全、保发展,做好疫情防控“四个保障”
为全面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及时关闭全市范围内的售楼场所、房产中介营业点,关停施工工地,并印发《关于明确新开工、复工建筑工地有关要求的通知》《关于加强物业服务行业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工作的通知》等各类通知文件50余份,印制发放各类疫情宣传资料5万余份,排查行业人员健康信息3万余人次,组织干部职工募集捐赠抗击疫情款50.7万元,向企业、工地调集捐赠口罩、消毒液、帐篷等防疫物资总价值超过100万元,做好疫情防控“四个保障”。
全力以赴保供给。疫情防控期间,全市市政行业5595名职工做好应急值守,加强巡检维护,保障全市107家燃气热力企业、112家自来水厂、11家污水处理厂正常运转。自疫情发生后至3月14日,全市日均供水量37.4万立方米、日均供气量320.8万方、日均处理污水51.2万方,供水、供气、供热保持安全平稳稳定运行,保障了群众、企业生活生产和疫情防控的需要。
全力以赴保稳定。向全市373家物业企业下发针对性、操作性强的《滨州市物业小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指引》,开发“智慧物业”系统实现出入小区扫码登记,指导物业小区科学规范实施疫情防控管理。全市3.7万名物业服务人员坚守岗位,为全市2031个住宅小区提供不间断物业服务,积极参与社区联防联控,牢牢守住了疫情防控的第一道防线,得到了居民充分肯定和认可。
全力以赴保安全。在全市508个建筑工地张贴《建筑工地新型冠状病毒防范须知》1507份,研发开通并推广使用“工地通”管理系统,实现工程项目人员登记电子化管理。对涉及全市经济发展、民生事业的重点工程组成帮办服务小组,到工地项目一线靠前做好疫情防控指导工作。以渤海先进技术研究院项目为例,由一名副局长牵头组成帮办小组,指导其完善疫情防控应急预案,实行全封闭式管理,对进入人员、车辆、物资等严格消毒、实施无接触装卸,项目部696人佩戴口罩有序作业,保证了防疫、施工两不误,保障了全市重点工程顺利推进。
全力以赴保发展。全面落实支持中小企业发展政策,下发《关于全力做好应对疫情期间水气暖供应保障民生及企业发展需求的通知》,指导供水、供热、供气企全力确保疫情期间各项公用事业稳定、安全运行,同时对中小企业生产经营所需用水、用气实行“欠费不停供”措施,相关用水、用气费用由用水、用气企业在疫情结束后3个月内进行补缴,切实缓解中小企业成本压力。截至目前,已对15家用水、用气企业实行缓缴费用不停供;为251家企业门店办理供热报停退费106.6万元。
严格践行“三个到位” 推动住建领域工程项目复工复产
在抓好疫情防控不动摇的基础上,全市住房和城乡建设系统一手保疫情防控,一手抓开工复工,严格践行防控到位、政策到位、服务到位“三个到位”,有序推动住建领域工程项目复工复产。截至3月13日,全市508个建筑工地中已有329个开工复工。
在具体的工作中,守住复工复产中安全底线,做到“防控到位”。针对近期的建筑工地复工潮,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研究制定了疫情防控“五个必须”“五个到位”措施,并要求开、复工建筑工地设置新冠疫情防控专员,工地实施全封闭管理,落实“一人一册”制度,加强出入施工现场的所有人员、车辆管控,落实各项消杀防疫措施,推广“小班制”作业模式,减少单班人员在岗人数,并统筹开展全市安全生产隐患大排查集中行动,着力“控风险、除隐患、防事故”,多措并举确保建筑工地疫情防控责任和建筑工程的质量安全监管责任落实到位。
密集制定支持开复工系列措施,做到“政策到位”。先后出台《关于进一步做好建筑工地开复工工作的通知》《关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期间房屋建筑和市政工程招投标工作有关事项的通知》,指导有关单位提前做好人员隔离、防疫用品采购等开、复工准备工作;超前办理招投标手续,全力实施网上招投标,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基础上确保城市防汛、园林绿化等涉及民生重点工程和季节性工程顺利推进。2月15日在全省率先出台了《关于支持住建领域企业复工复产和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结合住建领域企业特点制定出台了实行施工图事后审查、将防疫成本列入工程造价、合理延长合同工期、降低商品房预售许可申请条件及预售资金监管比例、暂缓缴纳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等15条政策措施,全力支持住建领域企业开工、复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