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 行业新闻 2020-03-04 18:19 的文章

【人民评“疫”】在疫情危机中捕捉新兴产业发展的机会

  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危机给中国经济发展造成严重的困难是肯定的事实。尤其是服务业受疫情影响最大,其中的行业主要包括:交通运输、仓储物流和邮政业,住宿和餐饮业,金融业,租赁业。其他行业如商务服务业、教育培训、文化娱乐业、体育休闲业等,因为都具有聚众属性,所以在短期内受到较大冲击。当然也要看到,批发和零售业有可能逆势加速增长,这与疫情期间居民大量购买防疫用品、食品和日用品等有关。疫情对工业生产也冲击较大,企业停工、延迟复工等会产生相当大的不利影响,无论是轻工业还是重工业,增速都会下滑。对农业的影响也不容忽视。

  但也要辩证地看到,危机中蕴含着新的发展机遇。危机的含义,既包含了危难,也包含了机会。应该认识到变化中孕育着机遇,困境中潜藏了机遇,危难中包含了机遇。疫情破坏了部分社会生产力,却将使新的生产力在既往基础上,按照新的更高标准发展起来;疫情干扰甚至阻断了正常的生产秩序,却为我们创造更为公开、透明、绿色的发展环境创造了条件;疫情造成了社会公众的心理危机,却使人们树立全新的健康意识、环境意识成为可能,使敬畏自然、敬重自然规律成为可能。只要我们冷静观察,沉着应对,趋利避害,就会化解不利因素,最大限度减少危机对经济带来的危害,促进经济恢复,保持稳定发展。

  新的需求形成新的市场,为产业和产品结构调整提供机遇。危机使我们看到哪些行业更能抗风险,哪些产品更能适应市场需求。危机暴发后,社会需求此削彼长,一些需求在行业内部发生了变化。医药业内,与呼吸道疾病相关、有抗病毒功能的产品需求剧增,而其他药品几乎没有增长;纺织业内,普通服装几乎没有增长,但口罩、医用防护服需求剧增;家电业内,空气清洁器、自行车、汽车等销售额大幅度增加。一些需求转移到其他空间。餐饮业一片萧条,但较卫生的快餐业和正餐餐馆的外卖业务,仍有生意。在房地产内,购房等需求在疫情结束后受压抑的需求很可能更快释放,疫情影响的是市场节奏。一些新的需求应运而生。今年过年在“隔离”过程中“云玩”大为流行,“云拜年”“云请客”等内容也是层出不穷,甚至有人在微信群里与亲朋好友隔空聚餐、对吃对喝,弥补了网友春节假期无法聚会的遗憾。最近网络课堂特别受宠,受众众多,市场巨大,而能够减少人员流动、又可有效交流信息的网络会议视频设备,可能成为疫情期的受惠产品;高效而又避免面对面、多人聚集接触的电话会议服务,成为通信业、网络业的亮点。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冲击暴露出产业结构的一些“软肋”。我们的产品开发中长期存在着市场细分需求不足的局面。比如口罩突然脱销,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深思,实际上对生产厂家如何看待这方面市场需求提出了严肃的课题。消毒液也一度脱销,也告诉我们,如能开发针对性强、作用持久稳定的缓释消毒制剂,必定大有市场。就像2003年的非典,使全民卫生观念陡增,带动了许多行业发展。空气净化器、消毒柜等消毒类小家电常常脱销,消毒湿巾、口罩、消毒剂等市场需求很大,卫生清洁消毒设备供不应求。这预示着人们良好卫生习惯形成后,相关的市场将随之而来。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冲击暴露出公共卫生体系特别是城乡基层公共卫生体系,是薄弱领域。国家下一步会加大投入,加快建成完善的疾病预防控制和公共卫生服务系统。兴建各类专科医院,细分医疗科系,加强公共卫生基础设施建设,会成为一个大的投资方向。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提高了人们对健康保健和体育运动的重视程度。健身场所的建设,体育用品的营销,因此都会面临新的良机。可见,危机给各行业提供了结构调整的重要契机。

  (作者系辽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研究员)



(责任编辑:冯庆洋)

相关报道

  >>返回频道首页 返回本网站首页


【人民评“疫”】在疫情危机中捕捉新兴产业发展的机会

东北新闻网
微信订阅号

【人民评“疫”】在疫情危机中捕捉新兴产业发展的机会

东北新闻网
手机版

【人民评“疫”】在疫情危机中捕捉新兴产业发展的机会

东北新闻网
法人微博

【人民评“疫”】在疫情危机中捕捉新兴产业发展的机会

新闻客户端
Android版

【人民评“疫”】在疫情危机中捕捉新兴产业发展的机会

新闻客户端
iPhone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