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 趣事 2021-04-07 19:13 的文章

听专家回应如何统筹兼顾延迟退休

专家解读延迟退休如何进行?“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提出,按照小步调整、灵活实施、分类提拔、统筹考虑的原则,逐步推迟法定退休年龄。 延迟退休年龄有什么影响? 为什么推迟法定退休年龄? 谁赶上了延迟退休? 如何理解这些原则? 记者采访了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科学研究院院长金维刚。 延迟退休有利于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 金维刚说,“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指出,推迟法定退休年龄主要基于四个方面,即人均预期寿命提高、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人口老龄化趋势、受教育年限的增加、劳动力结构的变化。 中国人均预期寿命从新中国成立之初的40岁左右,提高到2019年的77.3岁。与退休年龄直接相关的城镇居民平均预期寿命已超过80岁。相比之下,1951年确定职工法定退休年龄后,70年来一直没有调整。因此,有必要根据预期寿命的增长来调整退休年龄制度,使二者科学匹配。 到2019年底,60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达到18.1%,预计“十四五”期间老年人口将突破3亿。在人口老龄化趋势加快的背景下,如果不调整退休年龄,就意味着工作的人越来越少,退休的人越来越多。对经济和社会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 从受教育年限的普遍增加来看,新增劳动力中有一半以上受过高等教育。职工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3.7年,开工年龄有所回落。在退休年龄相同的条件下,平均工作年限的缩短导致人力资源的浪费和人力资本利用率的降低,尤其是高校、科研机构等高学历人才集中的事业单位和行业。 我国劳动年龄人口从2012年开始下降,平均每年减少300多万人,且下降速度不断加快。如果适时适度推进延迟退休政策,开发利用好日益庞大的老年人力资源,一定程度上提高劳动参与率,改善资本和劳动力配置。 “十四五”期间,我国人口老龄化正由轻度向中度发展。这一历史性变化将对中国经济社会产生重大而深刻的影响。因此,必须坚持系统观念,从更高层次上进行前瞻性思考、统筹规划和战略布局,做到早应对、科学应对、综合应对,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改革节奏总体平缓,个人有自主选择空间 纲要提出要坚持小步调整、弹性实施原则,如何理解? 金维刚分析,小步调整可以简单理解为,推迟退休改革不会“一步到位”。相反,它将采取渐进式的改革,以小幅度逐步实施到位。每年都会推迟几个月,或者每几个月就推迟一个月,而且速度一般是平缓的。 在改革初期,即将退休的人只会被推迟一个月或几个月,对他们的工作和生活不会产生太大影响。对年轻工人来说,虽然延长的范围更大,但退休时间更长。这将是10年或20年后。届时,社会环境、生活水平、人们的健康和精神状态都将发生很大变化,个人将有更多的时间进行调整和适应。 灵活执行,也就是说,推迟退休不会“一刀切”。不是规定推迟退休后人人必须达到法定退休年龄,而是增加个人选择提前退休的空间。这也是延迟退休改革最大、最重要的特点。 客观地说,不同职业群体、不同岗位的就业稳定性、工作强度,以及个人身体状况、家庭需求、价值追求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导致需求不同。推迟退休改革,要充分考虑这种多样化的需求。在统一实施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实际国情、文化传统和历史沿革,增加弹性因素,允许个人根据自身情况选择提前退休的具体时间,充分体现改革的灵活性和包容性。 不同群体继续保持退休年龄差异,配套政策和保障措施需协同推进 纲要提出要坚持分类推进、统筹兼顾原则,如何理解? 金维刚认为,分类提拔意味着推迟退休不是“循序渐进”,而是与现行退休政策的平稳衔接。中国目前的法定退休年龄是男职工60岁,女干部55岁,女职工50岁。延迟退休改革的实施将区分不同群体,采取适当节奏,稳步推进,逐步到位。对于不同职业、不同地区、不同岗位存在的一些政策差异,改革后将保持政策连续性,确保政策调整前后有序衔接、平稳过渡。 统筹兼顾,也就是说,推迟退休不能“孤军奋战”。退休年龄问题涉及经济和社会的方方面面。因此,延迟退休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有很多配套和保障的政策措施,需要统筹规划和推进。一方面,过去一些与退休年龄有关的政策应该随着退休时间的推迟而相应调整;另一方面,退休改革的推迟也会带来一些新的机遇、问题和挑战,需要后续出台相应的配套措施。 比如,如何通过更有针对性的技能培训、就业援助等措施,促进老年劳动者就业创业;如何加大力度,对符合条件的就业困难人群,特别是灵活就业人群给予社保补贴,帮助他们再就业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