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 趣事 2021-12-07 15:31 的文章

是渝川交界的镇子,弥漫着古风古韵的乡情

  石蟆镇是重庆市江津区西部最为边远的一个大镇,离江津城区80多公里,与四川省合江县榕山镇相毗邻。它是渝川交界处江津、合江两县的一个边前大镇,有8万多人口。两地交界,虽行政区划不同,但群众交往甚多。在这里到处弥漫着古风古韵的乡情和乡绪。

  

  石蟆镇的民俗文化非常的丰富,在这渝川交界处真是一枝独秀。这里的清源宫令当地人津津乐道,它的民俗文化活动多,参与者多是两地群众。“每当会事(民俗文化活动),来者千千,去者万万,江津一半,合江一半,人声鼎沸,歌声不断……”

  

  清源宫是重庆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坐落于石蟆场西北侧,宫门前是42步阶梯的宽5米、长17米的垂带式踏道。山门正面是由一石牌坊镶嵌,门两边各有笑面石狮俯卧在石鼓上,笑迎香客。石牌坊上方刻有庄严的“圣旨”二字,两边各有丞官,寓为本宫乃听旨而建。山门上有一楹联:

  

  清源盛衰关乎天关乎地关乎天和地;

  

  宫观兴废在于神在于人在于神与人。

  

  清源宫占地1700多平方米,由戏楼、书楼、川主殿、灵官殿、后殿组成。从山门往里走,一眼望见的便是灯杆和它左右两边各一个重达1吨的焚香钱炉,两侧就是书楼。每逢庙会,灯杆上的64盏清油灯就要被点燃。与灯杆相望的是石木结构的戏楼,由14根大圆石柱支撑,石柱对称。戏楼是地厅式舞台结构,飞檐翘角,气势轩昂。足可显示戏中群雄聚会,沙场点兵之气势。戏楼顶端刻有“灵囊大包”四字大匾,两侧四柱上有两副对联,其一曰:

  

  本是戏场若演奸诈邪淫各宜自反;

  

  岂尽假事试看忠良节义孰非人为。

  

  其二曰:

  

  演绎往事迪思迪想;

  

  粉墨古人寓教寓乐。

  

  川主殿与戏楼遥相对望。它是由12根大圆石柱支撑,对称式排列,抬梁窜架式结构,硬山式屋顶。石柱的对联云是:

  

  都江堰治水丰功伟绩叹为观止;

  

  清源宫造像鬼斧神工志以殊荣。

  

  对联的作者估计是今人,该联简明扼要,说的是郡守李冰都江堰治水造福子孙、人们修筑清源宫供奉川主祭祀之事。川主殿后便是灵官殿,灵官菩萨端坐其中,挥动降魔锏,惩恶扬善。殿柱上的对联是:

  

  鞭闪金光务驱邪而辅正;

  

  轮飞火焰常逐电以追风。

  

  对面是玉皇殿,殿中有6根大圆石柱。殿柱上有对联云:

  

  富国安民具宁惟永;

  

  家和事兴以道为归。

  

  殿中供奉有各路菩萨圣人如玉皇、李老君、孔子、鲁班、关羽、岳飞等等的神像。

  

  清源宫里香樟树很多,一株株巨大的香樟和黄葛树,将这个晨钟暮鼓的寺院掩映得有几分的神秘。其中有一香樟高达35米,胸围达8·2米,要五六人才能合抱。据记载它与清源宫同龄,有500年历史,被称为重庆市的“香樟之王”。后来,这棵树曾被当做练兵射击的靶子,但它虽“身中千弹”仍挺立不倒。可见它的威武和不屈。当时人们对古树的保护意识真差。这香樟树饱经了沧桑,但今天它又焕发出青春。

  

  清源宫是渝川边前江津、合江两地最大的民俗文化活动场所。参与群众遍及两地。每年的川剧巡演、庙会等活动,声势浩大。当地还有群众传说:“清源宫的大老爷菩萨灵验得很哟……”

  

  石蟆的群众都认为清源宫内的“川主大老爷菩萨”指的是李冰。其实,历史上被敕封为“川主”的不只李冰父子二人,还有一个为民斩蛟除妖、治水浚河的四川嘉州郡守赵昱。唐皇和明皇先后敕封他为神勇大将军、赤城王等。到宋代又被封为“川主清源妙道真君”,而李冰是没能这个封号的。《川主考》说:“石蟆场川主庙自昔相沿皆名清源宫,庙中旧碑称‘川主清源妙道真君’可知系从宋封也……”可见,早年这里供奉的川主神“大老爷”可能是赵昱,只是因“时人不知李、赵二川主各别,故误”。后来,清源宫内又供奉上了玉皇、李老君、观音、灵官、孔子、鲁班、关羽、岳飞等神像,各路神仙都有一席之地,成了各路神仙的“联合国”,因而各路的信男善男均可择其祭拜和参观。

  

  石蟆镇已被命名为重庆市的第一批历史文化名镇,后来又被批准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这里还是重庆市的诗词名镇和全国诗教先进单位。这里每年都要举办庙会和民间文艺演出,举办中华传统诗词的创作交流和诵读表演活动,仍吸引了渝川交界津、合等地数以万计的群众。这里的川剧座唱、舞狮表演、爬杆表演、楹联撰写等成为特色。央视《九洲戏苑》专门至此摄制了二期节目,在全国播放后引起强烈反响。国内的多家主流媒体多次对这里进行过专题的深度报道。清源宫,成为渝川交界处民俗文化的最佳看点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