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 趣事 2021-06-21 18:16 的文章

黎里的商业化较晚,依然有很多原著民生活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苏州对于每一个喜欢旅游的人而言都是难以抗拒的,尤其是“一江烟水照晴岚,两岸人家接画檐”般的江南古镇更是令人魂牵梦绕,于是在这不冷不热的初夏时节,渝帆与几位旅游圈内的朋友相约来到苏州的黎里古镇。

  早上我们从各自的城市出发,中午相继到达苏州,然后再一起来到位于吴江的黎里古镇,这座有着2500多年历史的江南古镇对于我们而言并不陌生,除了来自上海的丫丫是首次来游之外,其它人最少都是第二次来游。

  相比西塘、乌镇等其它江南古镇,黎里的商业化较晚,依然有很多原著民生活,烟火气十足,而且苏州园林、名人故居、祠堂、古桥、戏楼……等其它古镇有的这里一样不少,而且这里的特色美食也非常多,比如我们今天刚入古镇,便看到一家店被慕名而来的食客围得水泄不通,走近一看,竟然是当地著名的网红名小吃油墩,然后我们也不淡定了,大家一致觉得,即使排队也要买来尝尝那久违的味道,毕竟唯美食与爱不可辜负。

  作为一名旅行自媒体,我们不仅要品尝,还要拍摄出来与大家一起分享,如果大家不方便来苏州,也可以自己在家里尝试着做一做。

  粉身金裹腹中鲜,方丈黎川恭圣前。辘辘饥肠知味美,龙颜和悦至今传。油墩是黎里的著名小食,当地人从小就喜欢吃,而且还流传着许多关于它的传说,其中一个还与乾隆皇帝有关。

  相传当年乾隆皇帝初下江南的时候,乘着龙舟下来到吴江,不巧却遇上大雾,迷迷朦朦误入黎里,侍臣见周边只有一座寺庙,便停靠歇脚,那时刚好乾隆饥肠辘辘,问侍臣有何食物?侍臣问寺庙方丈有何食物?寺庙方丈这时已是面露难色,寺中已艰难度日,何来美味食物?

  皇帝驾到,不可得罪,于是方丈灵机一动,虽然没有太多的食材,但是手边有些糯米粉,于是他将糯米粉取出,加清水揉搓,中间再加些豆沙馅,揉搓成圆形,再放入锅中慢煎成金黄色。乾隆吃上一口,香脆糯甜,不禁啧啧称赞:“美味,美味!”

  乾隆皇帝交口称赞之后,便问同行的侍臣:“此物何名? ”侍臣不知,连忙问方丈,方丈只得实说了:“此糕点是第一次做,尚无名字。”乾隆见所食之物, 圆溜溜, 黄澄澄, 扁塌塌, 活象大殿中菩萨香案前的蒲墩,就笑笑说:“此物真象油氽的蒲墩,就叫油墩吧。”所以油墩虽然算不上什么高大上的食品,却可以算是御赐食品。

  据店里的老板介绍,黎里油墩,讲究的就是一个料和一个做工。料,非得用精制的水磨粉。水磨粉糯,细腻柔滑,做皮子,薄,匀,光润。刀剁肉馅,新鲜。油墩要用平底锅“氽”。这“氽”字颇有讲究。一般人以为是大油锅中上下翻腾。如若那样,不光费油,还会让油墩苍桑到憔悴。

  所以当地老百姓选用平底锅来制作,而且过程还特别讲究,首先在锅倒入少许菜油。油沸之后,开始将生料油墩放入油炸。直到面粉皮转脆黄,翻转。这过程需守望,需反复,如同酒的发酵与催化。在油温的激励下,油墩“发福”了:皮隆起,膨胀;馅悬置,空心。等到两面金黄,两半会合,一个如同夹心汉堡包的油墩出锅了。

  黎里油墩一般只有两个口味,一个是用豆沙作馅的甜味,一个是用猪肉作馅的咸味,有的也会在馅料中加入猪油、白糖、松子、桂花等,这样做出来的油墩,放入嘴中一嗑,薄薄的外皮,脆香,而“内里”则糯而不腻,滑而缠绵,一咬,呈现丝绸般晶亮的“面拉丝”,那是黎里油墩的精妙所在。鲜嫩的肉馅正是依托“面拉丝”的“悬置”功能,借助热力传递,臻于“鲜熟”境界。

  黎里古镇有两家油塘味道最好,一家姓冯,一家姓陆,生意都很不错,5元一个,供不应求,老板说平均每天能卖出800-1000个,最多的时候,一天曾卖出过5000多个,渝帆粗略的算了一下,按一般800个油墩计算,一年就算按300天计划,便可以卖24万个以上,5元一个就可以卖到120万人民币,可以说是轻松年入百万。

  黎里油墩色泽金黄,形似三节腰的纸灯笼,质地外酥内软,味道极美,香醇爽口。虽然是油炸食品,但我们都特别喜欢。于是便有了大家刚到黎里古镇,就排队半小时买来油墩,然后坐在一座古桥上一起品尝的画面,想想都十分有趣,大家如果有机会来到苏州,也可以来这里品尝一下,肯定不会让你失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