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 趣事 2021-02-27 14:24 的文章

拜登刚上台一个月就对叙利亚动武

前不久,一则关于“特朗普再度被提名诺贝尔和平奖”的消息引发热议,提名的理由多少有几分讽刺,即“特朗普是30年来唯一没有发动战争的美国总统”。平心而论,作为“超级大国”美国的总统,在任期内不发动战争实属难得,不论原因为何,特朗普的确做到了。相比之下,现任美国总统拜登刚刚上台一个多月,就批准了任期内的首次对外军事打击行动……

据悉,当地时间25日,美国对叙利亚的一处建筑物实施了空袭行动,该建筑物据称属于伊朗支持的某个民兵组织。美国防部发言人在声明中称,这是针对上周驻伊拉克美军遭到火箭弹袭击作出的回应,行动获得了总统拜登的批准。

从打击目标的选择上看,对叙利亚境内的伊朗目标实施空袭,有着“师出有名”的“合理性”,即所谓遭到袭击后的“正当报复”。值得注意的是,如果美军是在阿富汗或伊拉克境内贸然展开军事打击行动,则可能因“动作力度”掌握不好而再度捅了马蜂窝,导致与塔利班或伊拉克反美武装组织的重新全面开战。好不容易从这两大战场的泥淖中拔出大半截身子,相信白宫方面并不愿意二次深陷其中。算来算去,似乎也就只有在叙利亚动手是最合适的选择。

在这里,我们不妨稍稍分析一下拜登如此急于出手的目的:

第一,对伊朗和俄罗斯释放示强信号。我们知道,拜登上台前曾表示考虑让美国重返伊核协议框架和解除对伊朗的制裁。但就任总统后的拜登,似乎并不急于把注意力放到中东地区,毕竟他要先努力修补已经被新冠疫情、种族歧视、经济倒退和资源分配不均等问题闹得“千疮百孔”的美国。

不过,拜登不急不等于德黑兰方面不急。近期伊朗政府屡屡就伊核协议问题对美国喊话,甚至不惜以某些带有一定危险性的手段来向拜登施压,如加大试射弹道导弹的频率和提出把浓缩铀丰度提高到60%,这些无不体现出伊朗人的焦急心态。毕竟,伊朗国内经济形势和政治生态已经在美国的制裁下不堪重负,种种做法都是为了尽早地把美国人逼到谈判桌前,只要能开启对话,就有达成某些共识的可能,从而让伊朗的困局得到缓解。

伊朗以试射导弹和提高浓缩铀丰度作为对美国提条件的筹码,拜登自然也需要让伊朗人看到自己的筹码。于是乎,通过在叙利亚亮出“肌肉”,展示美国在中东地区绝对的军事力量,就成了对伊释放信号的手段。

至于对俄罗斯示强,也是同样的道理。作为根深蒂固的传统民主党人,拜登政府将俄罗斯定性为头号威胁和对手。考虑到俄罗斯也是阿萨德政权背后的“靠山”,美军此次空袭叙境内目标,无疑也是在对俄罗斯进行某种程度上的威慑,即美国还并未打算在叙利亚“认输”,更不会轻易对深度介入中东局势的俄罗斯做什么退让。

更应看到的是,在前不久的北约防长会议上,各国做出了一个最新决定,北约准备大规模增加在伊拉克的兵力,增加幅度为8倍。要知道,北约的集体意志往往可被视作是美国的意志体现,这一决定显然说明美国将重新重视中东地区,特朗普时期提出的从伊拉克和阿富汗撤军一事极可能被推翻,拜登甚至可能重新向中东地区增派大量部队和重装备。而这次对叙利亚的空袭,就是在警告伊朗和俄罗斯别轻举妄动……

第二,对美国国内军工复合体的“回报”。决定美国总统大选结果的是一张张选票,虽然根据美国宪法规定,“本土出生的美国人,年龄超过35岁,在美国定居至少14年以上”,满足上述条件的人就有资格参加大选。但实际上,美国总统大选的背后是资本与利益集团的博弈,只有背靠庞大利益集团的人,才能真正参加名为总统大选的“游戏”。

利益集团之所以会不遗余力地支持属于它们的参选人,原因就在于其一旦成为总统,必将会通过政策等层面的操作,给这些利益集团带来丰厚的回报,否则谁愿意“出钱不落好”。反过来说,倘若成为美国总统的人,在就任后不对曾经支持自己的利益集团“开绿灯”,那这些富可敌国的利益集团也有能力通过在政府机构内的种种动作,让总统的一系列政策和决定难以实行,甚至是“政令不出华盛顿”……

目前看来,通过对中东地区多年的军事介入,尤其是在伊拉克和阿富汗的两场长达十余年的所谓“反恐战争”,美国的军工复合体获得了极为丰厚的利益,即发战争财。从这个角度来想,此前特朗普之所以未能连任,恐怕也与他的中东撤军计划有关。美军一旦撤离,这些发战争财的军火巨头们就减少了一大笔利益来源。因此,拜登成功上位的背后,极可能就有这些军工复合体的支持。

照这个思路来想的话,拜登上台后自然也要“回报”一下军工复合体,推翻特朗普的撤军决定,继续在中东的军事活动,自然能让自己持续获得来自各大军火巨头的欢迎和资金支持。空袭叙利亚的举动,就是在安抚那些军火巨头。

作为拜登上任后的首次对外军事行动,意义自然不同寻常,现在就要看伊朗和俄罗斯会作何反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