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 趣事 2019-05-28 23:09 的文章

浙江日报

  开化很远——从杭州到开化,直达大巴需要近4小时车程。而记者选择了坐高铁75分钟到衢州,再转大巴,上高速,70分钟左右抵达开化。算上早晨6时30分从家里出发,抵达开化县城的时候,正好11时30分——花费整整5小时。

  开化很小——“小小开化县,三爿豆腐店。衙内打屁股,城外听得见”。新中国成立初年的这首民间谚语,形象地说出了开化县城的“小”。这个当年人们口中的“小”县城,却是浙江母亲河钱塘江的发源地,如今山清水秀林茂、物产资源丰富、文化底蕴深厚。

  开化也很奇——在这个山城里,竟然“藏”着一座101岁的公共文化馆。抵达开化,等待我们的,是开化县文化馆馆长韩勇和老馆长徐增源。

  3天的蹲点采访时间里,我们拜访了近20位群众文化工作者,获赠了一套7册、总文字量超过200万字的馆事群书。翻开历史,聆听故事,新中国成立70年以来开化县群众文化的持续红火,如同钱江源头的点点涓流,在浙江群众文化的长河上,留下源远流长的乐章。

一场“同乡会” 白发苍苍话当年

  4月的午后,阳光照亮了位于江滨中路的开化县文化馆。顺着台阶拾级而上,脚下“开化县文化馆”6个烫金字样的楼梯压条,显示出厚重的年代感。

  “这里,是开化县文化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第3个‘家’。”老馆长徐增源忙着介绍,“开化县文化馆的前身是建于1918年的开化通俗讲演所。1949年10月,迁到了詹家大厅。后来,又搬迁至天香书院。我们现在的馆址,是1996年新建的,六层楼,近2000平方米。”这个出生于1940年的老人,见证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开化文化馆刻下的每一个脚印。

  跟着我们一起上楼的,还有5位白发苍苍的老人。他们来自同一个团队——城关镇农村业余剧团。

  “好久不见啦!”“最近身体好不好?”还没等我们开问,老人们已经聊起了家常。因为年事已高,这些有着半个世纪交情的好朋友,都已多年未见。上楼梯时,两个阿姨把手紧紧地牵在一起。

  在文化馆2楼的培训教室里,大家打开了话匣子。

  “1951年,县文化馆组织成立了我们城关镇农村业余剧团,主要是到乡村去演出,宣传中心工作。”戴着黑皮帽的大爷徐雨元首先做起了“主持人”,“我们大多是从城关镇国庆村等几个村出来的,都是老乡,一共有20多人。”

  “团长就是老徐的妈妈周素远。”79岁的郑菊文指了指徐增源,“剧团的老一代就是他们几个戏曲爱好者,平时在文化馆大厅敲敲锣鼓、唱唱戏。后来,团里慢慢加入了我们这些‘年轻人’。我那时候才10来岁,在团里唱花旦。”

  听到被点了名,徐增源马上补充“信息量”——“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开化文化馆承担着广播、科普、业余教育(扫盲)、爱国卫生、图书、专业剧团、展览、曲艺、文物等多种社会性工作。我们这支农村业余剧团,翻越了全县的崇山峻岭,走遍了全县的深山老林和边远乡村。”

  “就是嘛!一个村连着一个村,经常一演就是两个月。每天眼睛一睁开,铺盖一卷就要走路,几乎每天都要走一二十里。下午搭台,晚上演出,都是大家手把手自己做的。”79岁的汪柏树,曾经是个“放牛娃”,在团里却成了“男一号”的小生演员。婺剧、越剧、黄梅戏……经典戏、新编戏,他都演。有时候剧本发下来排练几天就上台了,边演边学。

  每年演出大半年,都不收费用,村里只供大家吃饭。晚上,睡在祠堂、破庙等一些空房子里。油彩化妆,肥皂卸妆,皮肤一到冬天就干裂。这样艰苦的巡回演出,大家持续了近十年。

  “没有劳务费?那为什么要去?”

  面对记者的疑问,这些老头老太都笑了。“拥护国家政策!”“喜欢文艺!”“把党的中心工作宣传到村里,让老百姓了解国家大事!”“看到老百姓这么热情,感觉很满足。”大家你一句我一句,争着回答。

  79岁的凌雁云,讲述了让人难忘的经历,“1957年,我们排了一部反映农村合作化优越性的睦剧《雨过天晴》,我演女主角。第一次到金村拜访未来公婆那天,突然接到通知说要临时加演,我连饭也没吃上,就拿着手电筒赶往华埠。40多里路,从天亮走到天黑才赶到。”

  采访过程,总是会被大家追忆过去的讨论所“打断”。大家你说说我,我说说你,笑成一团。

  据了解,新中国成立十余年后,开化全县先后建有农村俱乐部270个、农村业余剧团100来个,群众文化氛围十分活跃。

一叠老照片 耕耘艺坛事有成

  提升群众文化活力,光靠文化馆几个工作人员的努力,还远远不够。培养文艺骨干,才能让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见到周珍梅的时候,她正在整理一叠泛黄的老照片。精致的盘发,剪裁合身的连衣裙,让她整个人显得温柔而优雅。

  她是开化县北门小学的音乐老师,自1977年从杭幼师毕业后,就在教师岗位上工作了31年,直到退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