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 趣事 2019-05-24 19:52 的文章

杭州高级中学120周年校庆“星光闪耀” 10000名校友从天南海北赶来

杭州高级中学120周年校庆“星光闪耀” 10000名校友从天南海北赶来

杭州高级中学120周年校庆“星光闪耀” 10000名校友从天南海北赶来

杭州高级中学120周年校庆“星光闪耀” 10000名校友从天南海北赶来

院士在校庆典礼上图片均由学校提供

2002届校友汪女士正和同学钱女士、戴女士合影。

高分子化学家颜德岳院士,向恩师王慕桢献花。

昨天上午,杭州高级中学举办120周年校庆典礼。

现场“星光闪耀”,来了10位院士校友为母校庆生,分别是植物生理学家沈允钢、高分子化学家沈家骢、病毒学家毛江森、空间结构专家董石麟、地理学家汪集旸、随机动力学家朱位秋、高分子化学家颜德岳、构造地质学家杨树锋、传染病学家李兰娟、海洋科学家戴民汉。

这些白发苍苍的老人,每人送给母校一句祝福。一位高二女生连连鼓掌说:“太难得了,课本上的人,竟都走到了校园里。”

校长蔡小雄说:“从浙江最早的公立中学到浙江新文化(300336)运动中心,从浙江规模最大的中学到名震江南的四大名中,从西湖时代的省一级重点中学到迈向钱塘江时代的省首批一级特色示范学校,杭高和杭高人勇立浙江潮头。120周年校庆对杭高来说,不仅仅是一场隆重的庆典,一场校友的欢聚,更是一个凝心聚力、奋发图强的契机。”首席记者张娜

三个闺蜜拍一张时隔20年的合影

从凤起路的南门,到体育场路的北门,操场、教室、走廊,整个校园里,处处都是人。有的呼朋引伴而来,有的独身一人。有的是白发苍苍的老人,有的是年轻的爸爸,肩上坐着一两岁的娃娃。还有位奶奶级校友,戴着老花镜坐在轮椅里,不断在校园各处“打卡”拍照。

一位上世纪60年代的老校友,进门对00后的学生志愿者说:“师妹啊,那个很有意思的校庆‘乾坤袋’哪里领?”说完,两人都笑了。

截至昨天下午,有10000余名校友,重回母校,找寻青春的记忆。

在高三教室的红楼外,2002届校友汪女士正和同学钱女士、戴女士拍照,她一年级的儿子在旁边草地上玩。

“我们三个是闺蜜,我就在杭州,她俩一个从上海赶来,一个从厦门赶来。学校说欢迎所有校友回来看看,我们群里一吆喝,大家就都回来了。”汪女士说,一进大门,踏在林荫甬道上,熟悉的感觉就回来了。

这次回校,三人有件“要紧事”要做——在高三教室门口的走廊上拍一张照片。

“哈哈,这是原景重现,连手的姿势都是一样的。”汪女士翻出刚拍的照片,三人站在走廊上,各有一只手抬起,动作确实很青春。不过,汪女士说照片里她儿子“乱入”,和当年有些不一样了。

从1999年进校,到现在正好20年。杭高给大家带来了什么?

“说简单点,我现在每年看100多本书,这个阅读的习惯,就是杭高带给我的。和别的学校比,杭高有点‘另类’的。像我们班的班主任,就鼓励大家多看课外书,还给我们订了《南方周末》。学校不是只盯着成绩,而是鼓励大家多元发展。”戴女士说。

100年校庆时我是志愿者

2001届校友张一栋和1968届毕业的妈妈,一起回母校,在校门口合影留念。

张一栋说当年在杭高参加化学竞赛,后保送浙江大学,本硕连读,再考博,现在浙大二院当眼科医生。

两人兴冲冲地在画册上翻到了各自班级的毕业照,开心地发了朋友圈。

“我妈是老三届,当时读书只读了一年,就下乡了。不过这短短一年,也交到几位一生的朋友。后来我读了杭高,也是帮妈妈完成梦想。”张一栋说,杭高是所名校,在这里,他获得了很多向上的机会,而抓住了这些机会,他才成为今天的自己。

“幸运的是,我还同时见证了杭高100年校庆和120年校庆。”张一栋读高一时,学校举办百年校庆,借了旁边的杭州市体育馆举办典礼。他是志愿者,为校友服务的。当时,现场来了很多知名校友,几位院士,还有作家张抗抗。

“那天非常激动,因为不少人物是出现在学校校史馆里的。杭高曾有个特色活动,每个班一年都有一周不上课,而要去做校园服务。比如门卫、图书管理员等,我就是在校史馆做服务的,所以对这些校友的印象更深刻些。”张一栋说。

一家有8位杭高人

像张一栋这样的杭高校友家庭,还有不少。现场就来了三个杭高校友家族:汪祖亮家族四代有7位杭高人,王耀祥一家有7位杭高人,鲁世杰一家有8位杭高人。

鲁世杰是1957届校友,他说:“我的杭高情不仅仅是我一个人维系的,还有我的姐妹和家人。我姐姐胡世芳1953年杭高毕业,与徐匡迪的姐姐徐洁婉同班。我大妹胡世华、二妹胡世英于1956年分别保送进入杭一中高中和初中。大妹1959年高中毕业。若干年后,我的同班同学沈力行又成了世华的丈夫,我的妹夫。我二妹1962年杭一中高中毕业。1956年秋我们一家三兄妹都在一中,我高三,大妹高一,二妹初一,我父亲非常高兴,也非常自豪。此外,我夫人的大哥金旦毕与徐匡迪同班,1951年考入杭一中高中,1954年毕业。”

校友沈允钢:

我们一个班里出了4位院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