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 趣事 2019-05-24 19:51 的文章

“三个徒弟两个改行,谁来接班?”

“三个徒弟两个改行,谁来接班?”

祖孙俩骑着木海马在滩涂上捕捞。 央视截图

荧幕上的墙头镇洋北村,俞文军正骑着木海马在滩涂上捕捞,动作娴熟,不一会儿便和其他渔民收获颇丰。昨晚,央视纪录频道系列纪录片《传承》(第三季)第七集《迭新》聚焦象山木海马制作技艺,以创新的视角,看古老的技艺在现代社会更迭变化出全新的生机。

在采访中,宁波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木海马制作技艺”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俞文军透出隐隐担忧:“我已经64岁了,顶多还能做10多年,三个徒弟两个改行,真希望有人可以接我的班。”

□通讯员陈光曙记者吴丹娜

对传统手艺很好奇,央视摄制组体验木海马

昨晚播出的纪录片《传承》由央视中文国际频道打造,以表现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为主题,通过寻访中华文化传承人,以真切动人的故事展现中华民族优秀文化遗产。央视摄制组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因为象山木海马历史悠久,造型独特,而且是渔民的一大发明,所以想通过纪录片的形式把这门古老的技艺记录下来,并希望这门手艺能够得到传承。

当晚的纪录片以故事方式呈现,剧情以小孙子过生日为主线,爷爷答应做一把小的木海马给孙子当礼物,从而拍摄其中的制作技艺以及在滩涂上的使用技巧。渔民穿上胶鞋,把鱼篓放在木海马前面,便开始捕捞。木海马操作简单,只要一条腿放在海马内,另一条腿以篙的形式蹬泥涂,就可以快速前进。令人惊讶的是,木海马在泥涂上滑动,却不会陷进去,渔民靠着它就能在滩涂上疾行如飞。

因摄制组多是北方人,所以当时拍摄中发生了不少趣事。有几个摄像小伙亲身体验木海马“飞一般的感受”,因为不懂得掌握平衡,纷纷摔倒。他们说,“第一次见到这样的场景,觉得不可思议,对木海马这种传统手艺产生了相当大的好奇。”

又称“海上自行车”,是最佳的滩涂交通工具

2008年,木海马被列为宁波市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俞文军是这个项目的代表性传承人。他向记者介绍,木海马历史悠久,“据说它是明代戚继光为抗倭而专门设计制造的,用于海涂上追击倭寇的一种多功能的驾驭战具。后因战事平息,便逐渐被民间使用于海涂小海产品的捕捞中,演变成为海边人家的一种劳动工具甚至是交通工具,沿用至今。因象山滩涂较多,渔民最终选择它成为最佳的滩涂交通工具,并称它为‘海上自行车’。”

今年64岁的俞文军从18岁开始学习制作木海马,村里大多数渔民都找他做过木海马。一把木海马从进山选择木材、伐木、晾干到制作完工,需要一天,而俞文军至今仍然保持每天早起制作的习惯。俞文军表示,“木海马看上去制作工艺简单,但其实却很难,蕴含着物理学、工程学的知识。比如手把与底座的连接处通常采用传统的榫卯结构,榫眼上小下大都有一定角度倾斜,只有把握松紧恰当,才能不使用钉子就将两者紧密连接。”因为木海马前段和尾部均有不同弧度的翘起,而这个弧度正好决定了做出来的木海马操作起来是否好滑。为了让渔民们使用木海马时省力舒适又快,俞文军对木海马底部翘起的弧度、把手的精准、膝盖卧位等进行多次改良,亲自试验,才得出一套尽善尽美的数据。

传统手艺面临失传,如何变得有“新意”

许多非遗产品在时代潮流中被现代产品逐一代替,失去市场走向濒危,但俞文军却表示,“海上滩涂交通工具,目前没有什么可以代替木海马。”即便如此,木海马这项非遗却依然可能面临失传的局面。

如今村里的年轻人大多外出寻求发展机会,只有从事海涂养殖的渔民才会使用木海马,销路变窄导致制作技艺也开始无人问津。在墙头镇洋北村,目前只有两个人会做木海马,其中一个就是俞文军。他教过三个徒弟,两个徒弟早年就已改行,另外一个目前在城里从事装潢,“像我一天做一把木海马,卖380元。一个月只能做20多把,按照时下年轻人的生活水平,这些收入并不多。再加上学习这门手艺很苦,在相当多时间里要承受枯燥与寂寥,现在的年轻人哪受得了。”说起木海马的传承问题,俞文军一声叹息。

朱金漆木雕、金银彩绣,这些传统非遗搭上现代设计理念,以艺术品的形式焕发出新的生命,走进大众。显然,仅局限于渔民们使用的木海马可走的路太狭窄了。如何传承与发展?墙头镇洋北村的相关负责人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他们也在努力思考这个问题,希望木海马这个曾经赖以谋生的工具,在当下变得有“新意”。“去年,我们举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首届木海马趣味赛’,让渔民、游客都参与、体验木海马,让更多年轻人了解与喜爱它。非遗是我们的传统文化,是不可缺失的宝贵财富,我们要努力继承和发扬,守住文化之根。”这位负责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