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 趣事 2019-05-24 09:30 的文章

两百多年前十三行商馆区趣事多:印度小哥受审,木匠当翻译

image.png

大洋网讯 两百多年前的十三行商馆区,洋商做生意,会遇到不少奇葩事儿,在旗昌洋行合伙人亨特所著的《旧中国杂记》里,就记载了这么一件事,一宗涉外案件的审理中,官方翻译不懂英文,为了蒙混过关,在公堂上拼命捣糨糊,并趁机贩卖私货。这样的事儿放到今天,还真有点不可想象呢。

印度水手疑“偷渡” 知府开堂审案

1837年5月,广州十三行商馆区发生了大件事,知府和知县大人亲临行商公所(十三行行商聚集办公的地方),审判一名印度水手。

话说这个印度水手是1936年10月被福建地方官押解到广州的。在那个“一口通商”的年代,所有的洋人都只能在广州登岸,一个印度水手忽然出现在福建的海滩上,当然要被当地官员扣押起来,解送到广州。这个印度小哥没有被送交地方官,而是直接交给了十三行的行商。

十三行行商当然第一时间就报告了官府,大概是地方官过于忙碌的缘故,直到10个月以后,知府和知县大人才想起来,还有这么一号“夷人”待审。把“夷人”带进城里审判是不合适的,不如在十三行就地审判的好。

木匠充当翻译 颇似“鸡同鸭讲”

审判“夷人”,没有翻译是万万不行的。

按说,洋商在广州期间,是有取得官方执照的翻译(当时称“通事”)为其服务的。可惜,这名被洋商亨特在《旧中国杂记》称为“老汤姆”的官方通事虽然为人精明,不怕操劳,但英语水平实在不怎么样。

不过,姜还是老的辣,官方通事四处打探了一番,从附近街上找来了一个经常跟外国水手打交道的木匠,让他穿上长袍,拿上扇子,充当自己的助手,至于可怜的木匠到底懂多少外国水手的语言,老汤姆心里也没底,好在知府与知县大人也不懂外语,大有希望蒙混过关。

业余翻译捣糨糊 顺带贩卖私货

审判当天,知府大人和知县大人带着一大帮随从、衙役来到行商公所,升堂办案。

印度水手被押上堂来,鉴于官府对“夷人”的体恤,倒没有让他下跪,就让他站在当地,官方通事和木匠翻译就胆战心惊地站在他旁边。好家伙,大概是海上惊魂,又流落海滩的经历太令人惊骇的缘故,还没等开审,这个印度小哥就滔滔不绝地讲起自己的经历来,听得老汤姆和木匠翻译云里雾里。就凭他们稍微会讲一点“鬼话”的经历,怎么可能翻译得出来。不过,这难不倒经验丰富的木匠,他“认真倾听”了一会儿后,煞有介事地告诉知府和知县大人,这名印度水手名叫拉姆汗,船从孟加拉来,本来要驶往广州,结果因为遭遇暴风,被迫在福建靠岸,涉案的印度水手被派到岸上去找一些淡水,结果劳累过度,在海滩上睡着了,醒来就发现被官差逮住。

其实,这通篇的故事全是木匠翻译的杜撰。

更让印度水手难受的是,木匠借着翻译的机会,拼命向他推销自己的货物,一会儿用广东英语说:“9号商铺,千万记住”,一会儿又说:“樟木箱、航海箱,比任何一家店铺都好”;一会儿又说:“一等货色,一等便宜。”印度水手急得多次插话,无奈没有人听得懂他在说什么,他也只能听天由命了。

地方官宽大为怀 印度水手未受罚

好在木匠翻译杜撰的这个故事对他的当事人一点坏处都没有,遇到海难,被迫靠岸,并没有违反官府“夷人只许在广州登岸”的规定,知府和知县大人自然就宽大为怀,教导了印度水手一番“天子出于仁慈,才把广州对夷人开放”的道理,希望夷人善加珍惜,毕竟夷人不管来自于何方,都离不开茶叶与大黄(注:中药,有通便之效)。如此教导一番后,审讯便结束了,印度水手留在了行商公所,直到有商船去孟买,他才踏上了回家的路。

至于他到底为何出现在福建的海滩上,其间有什么样的“海上历险”,直到他离开广州,依然是个谜。

广报全媒体记者王月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