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 趣事 2019-05-23 10:26 的文章

村里挪穷窝 搬迁户打消了三个顾虑

  村里挪穷窝,有人犯嘀咕:搬不搬,怎么搬,搬完咋干

  搬迁户打消了三个顾虑(脱贫故事·奋斗者①)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脱贫攻坚战进入决胜的关键阶段,务必一鼓作气、顽强作战,不获全胜决不收兵。

  在脱贫攻坚一线的火热实践中,党员干部带领群众拔穷根、摘穷帽,乡亲们一起奋斗,努力向前,各项保障政策兜住贫困群众基本生活。

  本版自今日起推出“脱贫故事·奋斗者”系列报道,分别讲述易地搬迁户如何打消顾虑,村里垫底户怎样过上好日子,拔尖户致富不忘带动大伙,第一书记操心群众生活的故事。

  ——编 者

村里挪穷窝 搬迁户打消了三个顾虑

搬进新家后,窦瑞兵(右一)和家人在墙上贴“福”字。

  本报记者 乔 栋摄

  午后的阳光洒在脸上,桌上的茶壶里冒出热气。雷凯兵正坐在窦瑞兵家里,笑着讲出两人之前在村子搬迁问题上的那段“不打不相识”的趣事。

  搬不搬

  一条传闻起风波

  这事得从2016年下半年说起。

  那会,山西兴县张家梁村里秘密流传着一个小道消息:村子地底下发现了铝矿,政府要过来征地开采,被征地后,不要说补偿,连住的地方都没有了。

  在这个人际传播占绝对主导的传统村落里,这样的“消息”很有市场。谣言的来源,就是窦瑞兵。

  贫困户窦瑞兵脑子活泛。这些年,他经历的事情也比较多:在吕梁市区工作了几年,拿不到工钱;先后做了阑尾炎手术、尿结石手术,回村后不敢再干重活。家里还有三个孩子上学,生活压力的叠加,让他不由得不多想。

  于是,听说村子成为当地第一个整村搬迁试点后,他就多想了想:“为什么是我们村?”联想到此前听说在附近有铝矿,窦瑞兵愈发觉得,这事不对劲,就传起了小道消息。

  这让包村干部雷凯兵有些猝不及防。本来此前,他去挨家挨户询问的时候,大家一致意见都是一个字:“搬!”

  张家梁这个大山塬面上的村子,到乡里都得40分钟。大山上的人们,祖祖辈辈守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种着千年不变的杂粮和谷子。山上仅剩的31户人家,眼睁睁看着山下的蔡家崖村靠着红色旅游日子越来越红火,却只有眼馋的份。一方水土养不了一方人,当地易地扶贫搬迁的试点,因此起步。

  可一个谣言,让易地扶贫搬迁试点工作还没开始,就遇到了下马威。

  “连着开了4个晚上会,白天去入户走访,晚上村支两委在一起讨论搬迁办法。”雷凯兵今年35岁,这个年轻的乡镇干部比同龄人多了几道皱纹,“我也很奇怪,本来说得好好的,怎么大伙突然就变卦了。”

  还是通过朋友的亲戚透露,雷凯兵才知道了窦瑞兵关于铝矿的说法。“这不,那天晚上,正在开会呢,他就不请自来了,我也正在火头上。”两人吵了一架。

  雷凯兵说:“那天最后还是没说拢,窦瑞兵让我写一个保证书,保证能花一万元就能住进新房,还让我盖‘红戳戳’,可那会试点政策不明朗,我也不敢哪!”

  “后来我也想,冲突的原因说到底是信任问题。”雷凯兵对窦瑞兵说,“怎么解决信任问题?”

  真正让窦瑞兵相信的,是紧接着的那个秋天,山下的挖掘机开始“轰隆隆”地开工平整土地。这意味着,虽然还没搬,但新房子已经开修了。

  张家梁的村民这才都正式同意搬迁,但问题还没结束。

  怎么搬

  牲口也给补偿费

  2017年下半年,山下的整村搬迁新房就快建成了,这里离蔡家崖村就隔了一条马路,离县城也就10分钟车程。

  好事将近,可村里人又犯起了嘀咕。搬是没有问题了,可怎么搬,又成了焦点。

  窦瑞兵家里五口人,按照县里出台的“每人不超过25平方米”办法,他们可享受125平方米以下的新房。可张家梁的整村搬迁工程,都是统一按照四户以上,每户80平方米的标准来修建的。

  “有的家里四口人,可住的是80平方米,我家是五口人,住的也是80平方米。这不公平,你应该把多出来的一个人的钱退给我。”窦瑞兵说,“我不多拿你一分钱,你也一分钱不能少我。”

  这回雷凯兵没跟他吵。事实上,通过第一回交锋,两人关系还有点升温。可在这问题上,窦瑞兵半点不含糊。雷凯兵只好把最初的规划、户型设计时的公示都拿出来:“你看,咱们就是这么大块地,建再大的条件也不允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