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 趣事 2021-08-31 10:14 的文章

南北之咽喉,美丽的银杏之乡

    南雄市是“中央苏区县”、“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中国“黄烟之乡”、“银杏之乡”、“恐龙之乡”、“特色竹乡”、“姓氏文化名都”。那为什么会有这样一个“姓氏文化名都”的称号呢?这和南雄的地理位置有着极大的联系。
 
    “居五岭之首,为江广之冲;枕楚跨粤,为南北之咽喉。”这是古人对南雄地理位置最贴切的描述。
 
    在古时,因为湘赣桂粤边界有着广袤无边的南岭群山,所以南粤自古以来就和内陆有着巨大的交流障碍。
 
    直到秦朝开通“五岭通道”(五岭:越城、都庞、萌渚、骑田、大庾),情况才得到改善。
 
    在《淮南衡山列传》中有记载:秦始皇“使尉佗逾五岭攻百越”。就是说秦始皇命赵佗率兵攻打百越,而大军翻山越岭,开凿出“五岭通道”。
 
    到了唐代,名相张九龄(韶关曲江人)曾上书唐玄宗,请求重修大庾岭道。还写下《开大庾岭路记》记载修路过程。
 
    要知道,当时张九龄是被朝廷排挤后,告病回乡的,所以皇上不一定会批准他的请求。于是,他就想到了下面的办法。
 
    当时的广州,已经是一座享誉世界的海港城市,大量波斯和阿拉伯商人,带着产自欧洲和中东的奇珍异货,聚集于此,寻求贸易。
 
    可五岭逶迤,经海运而来的大批货物若要进入中原,只能绕行广西,通过灵渠借道湖南,路途遥远而辗转。
 
    于是张九龄在奏表中又提到了一个让皇帝不会拒绝的理由:
 
    “海外诸国,日以通商,齿革羽毛之殷,鱼盐蜃蛤之利,上足以备府库之用,下足以赡江淮之求。”
 
    皇帝欣然应允。
 
    张九龄之后,历朝历代都对大庾岭路重视有加,并不断整固修缮。
 
    北宋嘉佑七年(1062年),大庾岭两侧的江西和广东各来了一个姓蔡的大官——胞兄弟蔡挺和蔡抗。
 
    两兄弟约定,拓宽并整修各自辖区内的岭路,且在道路两侧种植松树和梅树,并为分水岭上的关卡正式命名为“梅关”,大庾岭道从此有了一个如雷贯耳的名号——梅关道。
 
    从此以后,大庾岭梅关道成为岭南兵家必争的兵道,和老百姓南迁避乱的生命通道。
 
    而作为翻越梅关进入岭南第一站的珠玑巷,则成为华夏文明开拓南疆的中转站。
 
    粤人故里
 
    位于梅关和南雄县城中间的珠玑古巷,注定会成为一个不平凡的村落。
 
    为什么呢?
 
    首先,当人们翻越梅岭,继续南下时,到达珠玑古巷刚好一天路程,正需要一个歇息的地方。而珠玑古巷在昏黄的暮光里,等待着来客。
 
    同时,从南雄县城出发,到了珠玑古巷后,如果继续赶路,则在天黑前无法翻越大庾岭。
 
    所以,无论南下还是北上,珠玑古巷都是人们必需的驻留之地。
 
    因此,珠玑古巷由最开始的散居几户人家,到后来村庄夹道成镇,途径的途人车马络绎不绝。
 
    珠玑古巷的得名,是因为唐敬宗被巷子中七世同堂的张氏的孝义所感动,赐以珠玑绦环。
 
    所以将原来名为“敬宗巷”的巷子,改名“珠玑巷”。(当然,这也有避“敬宗”讳的可能)
 
    自北宋后期开始,中原及江南氏族经由南雄珠玑巷陆续南迁的有130多次,迁出珠玑巷的姓氏多达180余个,先民更是数十万人之多。
 
    这些先民大多迁居珠三角和海外,形成了以粤语为语言体系的广府民系,同时也开创了灿烂的岭南文化。
 
    珠玑巷就成了中国三大著名寻根地之一,被称为“粤人故里”。
 
    当一支移民家族筚路蓝缕、栉风沐雨,经过几代甚至十几代人的艰苦奋斗,终于赢得了家族的兴旺发达。
 
    当生活变得安稳舒适时,人们开始思绪万千:“远离了故乡,还能给我的儿孙们留下什么?”
 
    留一本族谱,建一座祠堂,便是他们的答案,因为他们生怕战乱和漂泊会让后人忘了根。
 
    “黄花遍地缀珠玑,广府人称是故居”。由此一来,珠玑巷在中国历史里的足迹才显得那样清晰。
 
    寻根问祖
 
    现在,每年都有10多万人来珠玑古巷寻根问祖。
 
    “若问君自何处来,寻根珠玑说因缘。”当年一个华夏民族拓展南疆的中转地,如今被数千万广府人牵挂着。
 
    这就是华夏人民所特有的传统文化——姓氏文化。只要有姓氏,无论去到哪里,都不会忘本。
 
    从珠玑巷走出去的先民们,一直传承着属于我们的姓氏文化。
 
    他们聚族而居,结成村落,这种以血缘关系组合起来的族群,只要有“姓氏”这个共同因素把他们联合起来,即可在地域上连成一片,构成与其他族群相区别的群体。
 
    事实上珠江三角洲村落大部分始建于宋,人们都把南雄珠玑巷作为自己祖先发祥地,在族谱上记载自珠玑巷迁来。
 
    如番禺市桥《蒲氏族谱》中记载:“签名团词赴(保昌)县陈告,准立文案、文引,乃赴府告准案结引,立号编甲,陆续向南而行。”
 
    记录着当时珠玑先民南迁,得到保昌县、南雄州的公文:“凡经关津岸陆,此照通行,毋得停留阻禁。”这样他们才得以顺利举族南迁。
 
    除了族谱之外,宗祠也是姓氏文化浓郁的一种体现。
 
    经南雄珠玑巷迁居到珠三角地区的移民大增,村落数量也随之而涨,还出现“顺德祠堂南海庙”的说法。
 
    俗话说,树大分杈。
 
    随着生命的传递、繁衍,家族也会不断扩大,扩大的结果是一些家族从祖居地迁居他处,另开基业,形成新的分支和新的宗族。
 
    自然也有不少家族远赴重洋,在海外定居,这些新形成的宗族和分支,往往又会建立新的祠堂,来供奉最亲近的祖先。
 
    于是,由一个祠堂又衍生新的一个祠堂。
 
    有了祠堂,逝去的先灵得以找到回家的方向;
 
    有了祠堂,后人们得以在“家祭无忘告乃翁”的片刻能有一个端庄的叩拜;
 
    有了祠堂,祖宗传下来的符号(姓氏)才不会消失...
 
    岁月更迭,一切都在改变。
 
    梅关在变,大庾岭在变,珠玑巷也随之沉浮。
 
    唯一不变的,是那从未消失过的姓氏。
 
    而那些沉默的祖居和祠堂,就是深深埋在心里的根,让漂泊在外的游子们不会觉得无依无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