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 趣事 2019-06-06 20:09 的文章

兵团趣事多

原标题:兵团趣事多

  “天苍苍野茫茫,魂牵梦萦北大荒。干打垒的茅草房,土火炕,第一次劳动是烧荒。天当被地作床,休息躺在地头上。收大豆的场院上,百多斤的麻袋身上扛。”这就是上世纪70年代作为“知青”的我,对北大荒的最初体验。

  时光催人老,往事忘不了。想当年兵团是白手起家,衣食住行自力更生。要盖房子,先要有砖,建起砖厂,才能解决住的问题。建立缝纫组,解决衣的问题,缝补一次衣服3角钱,做一床被子1元2角,为了省钱,我们多数人学会了自己拆洗做棉被。为了改善生活,连里有猪号(即养猪场),几百头猪有人放,跑猪二三百斤重,驮着人,骑着跑猪去放猪。训练跑猪听人指挥,拍左耳往左走,拍右耳往右走,拍屁股往前走,拍脑门是停。所以,常说猪笨是不对的,只要经过训练,猪也挺聪明的。还有马车牛车,自然就有了马号、牛号,分别养了100多头马与牛,马帮人拉车干活,牛一部分干活,一部分是用来改善生活。这就要有人来放马、放牛,骑在牛背马背上,哼着小曲悠哉游哉也很美。比起农工组要轻松许多。农工组的打油诗是“脸朝黄土背朝天,条条长垅不见边,腰酸腿疼难走路,衣服湿透满脸汗”。

  北大荒冬天很冷,一般零下40多度,如果听天气预报说零下30几度,就很高兴了。有一位女同学因小拇指冻黑,被锯掉了,5年后才病退返城。

  当年住的是干打垒的茅草房,就是北方用黄粘土作为原材料建起来的一种房子。这干打垒,除门窗和房檩需少量木材外,就是当地取土,墙厚半米,暖和、结实,都是火墙火炕。有了砖厂之后,我们才逐渐住进了砖瓦房。

  东北有三宝,对富人来说:人参貂皮和鹿茸。但对穷人老百姓来说,是:人参貂皮乌拉草。从连部走出几十里就可找到乌拉草,细纤维毛状,柔软不易折断,秋季割下晒干,冬天絮到鞋里可当鞋垫,软软的,可祛除异味,治疗真菌,通经活络,防止生冻疮。土里生金、土生万物,感恩大自然的神奇和它的慷慨。感恩乌拉草,我四个冬季用了它,脚没被冻伤。

  关于乌拉草有个感人的传说。有哥俩在初冬季节上山去挖人参,第一天没挖到,他们不甘心,继续在山上转,越走越远。山上下了雪,不久就迷路了。气温骤降,几十年罕见的大雪漫天飞舞,冻得人直发抖,哥俩找了一棵大树来挡风雪。弟弟年纪小,又加上累了一天,不一会儿就睡着了。哥哥睡不着,他想要保护好弟弟,看着剩下的一点干粮,给弟弟留下吧,也许还有希望走出大山。他把棉袄脱下来盖在弟弟身上,又把干粮放在他身边,又看见弟弟的靰鞡破了,脚趾头冻得通红,于是拿起镰刀把自己的头发割下来,塞到弟弟的靰鞡里。他知道自己可能会冻死的,只要能保住弟弟就好,于是他就走了。

  第二天,风止了,雪停了,弟弟醒来却不见哥哥,他哭呀喊呀,但哥哥已喊不回来了。他把哥哥的头发埋在山上,后来就长出了细细软软的草,就是现在的乌拉草。乌拉草是哥哥爱的化身,绿色永驻,气味芬芳持久,祛除异味,是保暖除湿的传统中药。

  这虽然只是个传说,但告诉人们,只要人能心存善念,这世界将会变得更加美好。

  今年8月,我们京津沪知青回访了兵团北大荒农场。啊,北大荒,我的第二故乡,你已旧貌换新颜了,高楼林立,万亩稻田连天边,昔日北大荒,今日大粮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