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 奇迹 2019-12-18 16:44 的文章

13人获救80多小时创造救援奇迹

12月18日凌晨2时57分,川煤集团杉木树煤矿“12.14”透水事故现场应急救援指挥部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指挥部确认:井下13名失联人员已被找到,所有人员幸存。上午6时许,经过救援队伍5天4夜的紧急救援,13名矿工在被困80多个小时后陆续升井,并被迅速送往附近医院接受治疗。目前,此次事故已造成5人遇难,被困人员全部找到。

13人获救80多小时创造救援奇迹

13名被困矿工陆续升井。人民网王波 摄

“成功升井的13名被困矿工,经受了寒冷、饥饿、疲劳、缺氧、恐惧等诸多生死考验。”现场一名医护人员告诉记者,被困人员状态“比想象中更好”。“当然,这也离不开救援人员不懈的努力。”

2019年12月14日15时26分,位于四川珙县的川煤集团杉木树煤矿N24+260m边界运输石门区域发生透水,导致N26采区部分区域通讯中断、人员定位系统失效。经该矿初步排查,4人遇难,14人失联。

事故发生后,党中央、国务院、四川省委省政府和国家应急管理部高度重视,国务委员王勇、四川省委书记彭清华、国家应急管理部党组书记黄明第一时间作出批示,要求有关方面要组织专业力量科学施策,抓紧时间全力搜救被困失联人员。四川省委副书记、省长尹力,应急管理部副部长、国家煤监局局长黄玉治,四川省副省长王凤朝率领国家煤监局、省政府办公厅、省应急管理厅等相关部门负责人星夜赶赴现场,指导事故救援工作。四川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王宁在省应急指挥中心进行调度指挥。川煤集团第一时间启动了安全生产预案一级响应程序,国家应急救援芙蓉队等11支救援力量共190余人,迅速有序开展紧急救援工作。

在业界,透水被认为是矿井“杀手”。有专家表示,由于矿井空间狭小封闭,透水瞬间水头冲击力巨大,对矿区和轨道都可能造成严重破坏,人员生命安全更是极难保障。“当时我们在上层,发现下层被水淹起来的时候,车场矿车都已经被水淹完。从来没在矿里见过这么大的水。”据事发当日从事故现场安全撤离的矿工李大富(化名)回忆,就在他发现不对劲向外撤离时,水头就冲了过来,“我们抱着上山(上山,采矿术语,指服务于一个采区或盘区的倾斜巷道)的支柱才躲过一劫,不然,水就直接把我们冲走了,算是捡回一命。”

对于救援来说,时间就是生命。事故发生后,四川省应急管理厅紧急调动国家应急救援芙蓉队等11支救援力量共190余人参与事故抢险救援工作;四川省应急排水站、川南排水站紧急调运16台大型排水设备至现场。事故发生第二天凌晨,9台潜水泵便被运入井下并投入使用。

但救援的难点颇多。参与救援指挥的中煤科工集团西安研究院研究员南生辉所说,杉木树煤矿是上世纪六十年代建矿的老矿井,水文地质条件非常复杂,开采面积非常大,巷道系统非常长。透水以后,透水点以下大量巷道被淹没,矿井供电、通信、通风等系统都遭到了破坏。

即便遇到了诸多困难,但在事故发生第二天早上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川煤集团芙蓉公司副总经理谢家鹏就通过媒体向社会作出郑重承诺:“坚定信心、科学施救,千方百计营救被困人员。”

13人获救80多小时创造救援奇迹

13名被困矿工陆续升井。人民网王波 摄

排水,是透水煤矿井下抢险救援的核心。但此次透水事故的涌水情况很复杂,水量较大,给救援工作带来了很大困难。12月16日,在指挥部的统一指挥下,通过救援专家的会商,优化了排水方案:将220m3/h的排水设备换成了550m3/h排水设备,加快了排水速度。事故区域水位开始加速下降。此外,为了加快工作进度,在原有11支救援队伍和杉木树煤矿本矿职工的基础上,国家应急救援重庆松藻区域队也加入了救援工作,专业救援队伍增至13支,共251人。当日16时,遇难人数增至5人,13人失联。

12月17日,指挥部加大救援保障力度,确保通风、供电、设备和救援力量充足,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争分夺秒,全力打通生命通道。同时,在加强水位观测、瓦斯等有毒有害气体的监测,保证在救援人员自身安全、不发生次生灾害的前提下,从两条路径齐头并进,加快开展侦察、通风、排水、清淤、清障和搜救工作。

12月18日凌晨1时左右,内江市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支队支队长邓彬和其他救援队员在巷道内一U型地段侧方听见了从另一侧传来的管道敲击声。这让救援人员心中大喜,便做出敲击回应,很快被困工人用PVC管穿过积水递出纸条。“字迹很模糊,看不清!但这让我们确认了他们就在那里。”邓彬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