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整个光伏业疯狂的施正荣回来了 昔日奇迹能否
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讯:“从此以后,我再也不会去挣一分钱,我就花钱。”
前首富施正荣的人生如过山车般大起大落。从一个靠知识走出农村的穷小子、洋博士,到万人瞩目的中国首富,他只用了6年。从中国首富、行业和城市英雄到财富与信用双双破产,从天堂到地狱,也只不过短短8年。
沉潜6年后,他以25亿元财富又出现在胡润百富榜上。昔日奇迹又能重来?
【变了】
2005年10月14日,纽交所门前升起了三面旗帜。除了美国国旗外,其它两个都是“新面孔”——尚德电力和中国国旗。
这是中国资本市场的一座里程碑。
这一天,尚德电力成为第一家在纽交所公开上市的中国民营企业,还被华尔街称作“光伏界的微软”。
老板施正荣更是名利双收。回国后,他成了征服海外资本市场的英雄。短短几个月后,他以186亿身家成为中国新首富。
这个看似司空见惯的财富故事,加上两个时间限定后,便显得“疯狂”起来——
从成立到成为世界光伏巨头,尚德只用了4年;
成为中国首富那天,距离施正荣决定归国创业,还不到6年!
2000年,施正荣回国为他的光伏梦找钱。每到一个城市,他都会说,“给我800万美元,我给你做一个世界第一大企业”。人们大都把他当作骗子。
在此之前,他只是澳大利亚一家光伏企业的普通研究员,200页的商业计划书也是回国前花一周时间炮制出来的。
可短短6年光景,施正荣就摇身一变成了人人艳羡的中国首富。
这一切似乎来得有些太容易了。
在尚德成立的头几年,施正荣还经常去生产车间视察,他喜欢在食堂和工人吃饭。尚德经营困难,他只领该领工资的四分之一,生活朴素。
可随后,突如其来的财富与漫天赞誉让他一下子像变了个人。
2004年扭亏后,施正荣打响了财富“保卫战”。
第一个遭殃的是公司第一任董事长、无锡市原经委主任李延人。尚德2004年的净利润是1980万美元,可李延人走时,只带走了一百万现金和一辆开了几年的奥迪A6,并没有得到一分钱的股权。
下一个是在施正荣最难的时候帮他的国有股东。公司上市前,施正荣以技术为筹码,大费周章地清退了75%的国有股份。
尚德终于成了施正荣一个人的尚德。
“我觉得自由了。”他说。
到了公司上市那天,他又说:
“从此以后,我再也不会去挣一分钱,我就花钱。”
他给自己买了近十辆顶级豪车,包括三辆雷克萨斯、一辆宝马、一辆奔驰S600、一辆顶级宾利、一辆路虎、一辆沃尔沃……
他越来越高调:去参加达沃斯论坛时,专门花20万美元包一架公务机;斥巨资在公司总部建了一面全球最大的光电幕墙;成立“施氏家族慈善基金”,号称一年花6000万做公益,后来却被曝出诈捐……
他也曾担心自己和尚德会不会就这样被捧杀。
刚做首富的时候,路过无锡市高架桥旁那些印有自己头像的巨幅广告牌,他总是怀着复杂的心情低下头。
到后来,作为无锡市“创新先锋”,施正荣的半身像竖立在大街小巷,他渐渐没了感觉。
外媒更是把他评为“全球环保英雄”“可拯救地球50人”之一。
他也开始觉得自己“伟大”,张口闭口就是“世界第一”,“我成就了行业,无怨无悔”。
2008年底,光伏市场遇冷。在一次新能源行业峰会上,施正荣直接指着诸多同行大佬和政府官员说:
“你们回去要好好反省一下。”
“他一开始要很多很多的钱,后来又要很多很多的名,这些都占有之后,发现自己还是觉得匮乏,想拥有更多。”施正荣的一位生意伙伴说。
只可惜,天堂到地狱不过一步之遥。
【疯了】
是无锡市政府成就了施正荣。
尚德的600万美元启动资金是李延人出面拉来的,土地几乎是无偿的,银行贷款担保也是一路开绿灯。供应链、配套设施、销售渠道……有政府出面,尚德电力的台子很快就搭了起来,而且一出手就是大手笔。
2002年8月,尚德第一条生产线投产,产能是15兆瓦/年,相当于中国光伏电池产量此前4年的总合。
可是,第一年就亏了700万。
2003年最艰难的时候,当初一起创业的伙伴都走得差不多了。又是李延人出面说服小天鹅等几大股东,找来5000万担保资金,并动用自己的政府资源,通过无锡市劳动局拿到5000多万低息贷款。
无锡政府直接提供的无偿资金就有3700万,还前后帮尚德争取了11个项目。尚德这才渡过难关。
2004年8月,德国政府更新了“可再生能源法”,加大光伏补贴力度。全球光伏市场规模同比增长61%。
尚德一下子进入收获期。接着就是上市、融资、再扩张。施正荣成了英雄、首富。
施正荣也给了无锡市政府足够的政绩反馈:就业指标、税收应有尽有。
尚德很快成为全球最大的光伏组件制造商,无锡也跟着成了“中国最大的光伏生产与出口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