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 奇迹 2019-11-25 09:55 的文章

60年3代人,创造12.9万亩绿色奇迹——榆中县贡井林场造林纪实

60年3代人,创造12.9万亩绿色奇迹——榆中县贡井林场造林纪实

生态北山

60年3代人,创造12.9万亩绿色奇迹——榆中县贡井林场造林纪实

鸡冠梁林站旧址

  2 吃洋芋也要守在北山

  从榆中县城出发,沿着蜿蜒曲折的盘山公路,驾车在北山山区。虽是冬日,但越往深山里走,荒凉渐退、绿意渐浓,经两个多小时山路到鸡冠梁附近时,绿色已成山峦的主色。

  榆中北山恶劣的自然条件可以用一组数据勾勒:平均海拔2250米,年降水320毫米左右,无霜期127天,年平均气温5.8℃,最冷月平均气温能达到零下25度左右,四季吹风,最大风力能达到6级以上。一句话:在北山,别说造林,人的生存都是问题。

  但是,榆中人民不信邪。1959年,在榆中县贡井镇、夏官营镇、清水驿乡、韦营乡的四乡镇交界处,国有贡井林场成立了。从那一刻起,林场人开始了60年的造林之路。

  1961年,曾贵恒所在的哈岘林场合并到贡井林场,直到他1999年退休,是北山的第一代林场人。

  时至今日,曾贵恒感慨地说:“当时的条件真是苦。”他回忆说,那时候他住在窑洞里,每天天没亮就起床,在食堂拿几个洋芋、一把红薯干或一包玉米面,背壶水就到山上挖树窝,一天能挖100多个。山高路远,只有一条土路通向山外,交通是个大问题。当时场里就养着十几头骡子、驴,马车也只有一辆,平时驮水、运粮、运苗就全靠它们。赶牲畜去趟兴隆山苗圃运树苗,得翻山越岭50公里,一走就是一天。畜力少,路途远,而且缺水,让造林工作很艰难。

  1970年,19岁的榆中人张成宝被生产队推荐,来到林场成了一名合同工。1972年,张成宝转正,并被推荐到部队当了一名工程兵。1981年,部队希望张成宝转成志愿兵留下来,但张成宝想了想还是决定回林场。在陕西当兵的那段时间,每天看着三秦大地郁郁葱葱的大山,他默默下定决心:回家乡,挖坑种树、巡山护林。

  为保证树苗的水分,他们创造性地发明了鱼鳞坑,最大限度地保证树苗的存活率。

  冬日的鸡冠梁风呼呼地吹,52岁的王治胜站在鸡冠梁护林站的旧址前,感慨万千。荒废多年的屋子如今早已破败不堪,门前的菜地也早已不见踪影,荒草长得有半人高。土房子后面是一个早已废弃的土窑,那是1960年代第一代林场人居住的地方。

  1992年,25岁的王治胜顶替退休的父亲来到林场上班,成了贡井林场第二代护林员。刚到的时候,他也曾有过退意,但想起父亲临行前“既然领了这份工资,就要好好干”的叮嘱,还是咬牙坚持了下来。1996年,王治胜开始和同事在鸡冠梁护林站蹲点。晚上住在土胚房里,早上3、4点就起床巡山、种树、锄草,一年四季忙不完,回家都成了奢望。没有饭吃,他们就从家里把饼晒干了背到站点,用水泡开充饥;没有水喝,他们就挖窖井收集雨水。王志胜说,他们成天呆在土里,新衣服一天不到就跟旧衣服一样了;下趟山浑身是土,就露俩黑眼睛。尽管条件艰苦,但他这一待就是20余年,直到从鸡冠梁林站调去做施工技术指导。

  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下,三代人坚守了整整60年。林场人最看重柠条的“性格”:生命力顽强,抗旱耐寒,特别能保持水土、防风固沙。而他们也正如长在北山的柠条一样,把根深扎在土地里,默默守护着这片土地上的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