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又一個奇跡讓我們更自信(解碼幸福中國·為什麼我們對未來充滿自信)
原標題:一個又一個奇跡讓我們更自信(解碼幸福中國·為什麼我們對未來充滿自信)
編者的話
近年來,一些國際機構和智庫的調查報告顯示,中國人對未來更自信更樂觀。支撐這一調查結果的,是新中國成立70年來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創造了世所罕見的經濟快速發展和社會長期穩定“兩大奇跡”,使得中國人民的精神狀態積極向上、物質文化生活水平不斷提高。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系統總結和概括我國國家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的顯著優勢,揭示了“中國之治”的制度“密碼”所在。如何理解一個又一個奇跡讓中國人更自信,中國人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源自何處?本期觀察版圍繞這些話題展開探討。
內容提要
我們對未來的自信,不僅來自經濟快速發展、社會財富迅速積累和生活水平大幅提高,更在於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理論、制度、文化的高度自信。中國制度讓我們充滿自信,中國奇跡讓我們對未來充滿自信。充滿自信的我們正在拼搏奮斗,繼續創造一個又一個新的奇跡。
近年來,一些國際機構和智庫的調查報告顯示,中國人對未來更自信更樂觀。探討為什麼我們對未來充滿自信,中國奇跡最具說服力。
對國家發展前景充滿憧憬和信心
我們對未來的自信,源於國家面貌發生了前所未有的變化,源於人民群眾從國家發展巨變中增強了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源於中國國際地位的大幅提升。這些都讓我們對國家發展前景充滿憧憬和信心。
自信源於國家日益強大。新中國成立后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我們黨帶領人民發憤圖強、艱苦創業,創造出舉世矚目的中國奇跡。我國國內生產總值由1952年的679億元、1978年的3679億元,增長到2018年超過90萬億元。2018年,我國人均國民總收入達到9732美元。在短短幾十年裡,我國發展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第一制造大國,成為唯一擁有聯合國產業分類中全部工業門類的國家,220多種工業品產量居世界第一,擁有全球最完整的工業體系。科技實力實現從落后到跟跑、並跑乃至領跑的歷史性跨越,國產大飛機、高速鐵路、世界最大單口徑射電望遠鏡、墨子號量子科學實驗衛星等重大成果層出不窮。到2018年底,我國高速鐵路營業裡程達3萬公裡,佔世界高鐵總裡程2/3以上﹔高速公路總裡程14.3萬公裡,位居世界第一。目前,全球集裝箱吞吐量排名前10的港口中,我國港口佔7席。中國發生的翻天覆地變化,不僅令世人贊嘆,而且讓我們對未來充滿自信。
自信源於人民生活更加美好。我們黨堅守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的初心和使命,不斷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2018年,我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人均消費支出分別達到28228元、19853元,全國居民恩格爾系數為28.4%。2018年末,我國基本養老保險覆蓋超過9億人,基本醫療保險覆蓋超過13億人,基本實現全民醫保。按照現行農村貧困標准計算,我國農村貧困人口從1978年的7.7億人下降到2018年的1660萬人,農村貧困發生率從97.5%下降到1.7%,下降了95.8個百分點,成為全球最早實現聯合國千年發展目標中減貧目標的發展中國家,創造了人類減貧史上的奇跡。我國居民消費高端化個性化服務化趨勢更加明顯,移動支付引領支付體系、消費方式變革,越來越多的中國人切身感受到經濟社會發展帶來的實惠和便利。這些發展變化讓我們堅信,幸福是奮斗出來的,隻要堅持奮斗,明天一定會更美好。
自信源於我國國際地位大幅提升。習近平同志在第二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開幕式上的主旨演講中指出,“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中國開放的大門隻會越開越大”“我們將堅持對外開放的基本國策,堅持以開放促改革、促發展、促創新,持續推進更高水平的對外開放”。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的中國,連續多年對世界經濟增長貢獻率超過30%,經濟實力和綜合國力顯著增強,成為世界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中國在發展自身的同時積極承擔國際責任,以更加開放的姿態推動經濟全球化,堅定不移維護多邊貿易體制,為全球治理體系變革貢獻中國智慧,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彰顯了大國擔當。截至2019年10月底,我國已同137個國家和30個國際組織簽署197份共建“一帶一路”合作文件。積極參與聯合國、二十國集團、亞太經合組織、金磚國家等機制合作,為完善全球經濟治理貢獻正能量,共同推動經濟全球化向前發展。
自信源於對發展前景充滿憧憬。新中國成立70年來,我們黨帶領人民不懈拼搏奮斗,中華民族迎來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可以預期,隨著我國超大規模市場優勢日益凸顯,發展韌性和回旋余地將明顯提升﹔隨著人力資本條件和科技創新能力不斷改善和提升,更多發揮先發優勢的引領型發展格局將加快形成﹔隨著產業轉型升級和新舊動能轉換,高質量發展的條件將不斷積累﹔隨著城市群和基礎設施網絡化效應不斷強化,參與國際合作競爭的能力和水平將明顯提高﹔隨著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持續推進,應對重大風險挑戰的能力將進一步增強。這些都讓我們對未來充滿期待和信心,激勵我們沿著既定發展目標一棒接一棒跑下去。
對道路、理論、制度、文化高度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