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 奇迹 2019-10-05 01:38 的文章

真实的《攀登者》故事:平均年龄24岁的他们创造

“最强国庆档”进行中,《我和我的祖国》《中国机长》《攀登者》三部影片同档热映,大家都看了哪部?

真实的《攀登者》故事:平均年龄24岁的他们创造

真实的《攀登者》故事:平均年龄24岁的他们创造

就目前的票房和口碑来看,由7位导演一同执导的《我和我的祖国》遥遥领先,目前已经拿下近15亿票房。而由李仁港执导,吴京、章子怡、张译、胡歌、井柏然等人领衔主演的剧情冒险片《攀登者》,却明显掉了队,上映5天共取得5.8亿票房,口碑也是三部中唯一一部低于7分的。

这部电影是根据中国登山队两次登顶珠峰的真实历史改编,在西藏进行实地取景拍摄,拥有良好的题材、超强的明星阵容。从网友的评价来看,电影的特效和演员演技不错,但过多感情戏份拖了后腿,有网友直言电影被拍成了《雪山之恋》。

真实的《攀登者》故事:平均年龄24岁的他们创造

真实的《攀登者》故事:平均年龄24岁的他们创造

真实的《攀登者》故事:平均年龄24岁的他们创造

真实的《攀登者》故事:平均年龄24岁的他们创造

电影海报上写道“为国登顶 寸土不让”,那么,1960年中国人从珠峰北坡登顶的真实历史事件究竟是怎样的?

1923年,英国探险家乔治·马洛里被《纽约时报》问到为什么要攀登珠穆朗玛峰时,他回答说:“因为山在那里。”留下这句传世名言的马洛里,最终没能征服世界第一峰,1924年,他在珠峰的冰天雪地中彻底失联。

真实的《攀登者》故事:平均年龄24岁的他们创造

先遣组在观察北坳。

上世纪50年代,英国和瑞士登山队先后从尼泊尔境内的南坡成功登顶珠峰。但在中国境内的北坡,始终无人自此登上世界之巅,包括马洛里在内的英国人数次在北坡折戟,以至于他们得出结论,想从北坡攀登这座“连飞鸟也无法飞过”的山峰,“几乎是不可能的”。

直到1960年5月25日凌晨4点20分,成立时间不足5年、队员平均年龄24岁的中国登山队,艰难地将五星红旗插上珠穆朗玛峰,完成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从北坡登顶的壮举。

半个多世纪后的今天,珠峰北坡不可征服的神话已被越来越多的人打破。惊叹于今人登顶速度越来越快的人们很少知道,借助当年登山队员们在岩壁上艰难打下的钢锥而架起的金属梯,直到2008年仍是登山者们不可或缺的助力,更少人知道,年轻的中国登山队经历了怎样的波折命运和极限挑战……

真实的《攀登者》故事:平均年龄24岁的他们创造

苏联登山界的建议

1957年11月,一封来自苏联的信件寄到了中共中央,信的落款是苏联部长会议体育运动委员会登山协会主席团,签名是苏联的12名知名登山运动员。他们在信中写道:“我们认为我们有责任向你们提出要求,要求允许组织苏中联合爬山队,以求在1959年3月-6月登上埃佛勒斯峰,并以此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十周年纪念的献礼。”

埃佛勒斯峰,是英国人自19世纪中叶起对珠穆朗玛峰的称呼,但在更早的1721年出版的《皇舆全览图》中,中国人已将这座山峰命名为“珠穆朗玛峰”。因此,我方后来回信时用了“珠穆朗玛峰”,之后苏方也用了珠峰的称谓。

邀请中国共同攀登高山,苏联人并非一时兴起。

曾是我国第一支登山队运动员兼医生的翁庆章告诉记者,上世纪50年代,苏联的登山运动已很普及,只是,苏联本国的高山并不多,且都被运动员们登顶过,由此,他们想到了拥有众多世界一流高山的邻邦——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