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 奇迹 2020-04-03 02:20 的文章

全面战略转型迈入新历史开端,中国恒大能否再创奇迹?

“以降低负债为核心,中国恒大将全面实施“高增长、控规模、降负债”的发展战略。”

在2019年业绩发布会上,许家印正式宣布恒大将从2020年开始启动战略转型。

全面战略转型迈入新历史开端,中国恒大能否再创奇迹?

经历了1997年至2016年的高速成长期,以及2017年至2019年的调整期后,现如今已具备转型基础的恒大(03333)在行业逐步“寒冬”的基调下,终于迈出了“决胜未来”的关键一步。

许家印表示,在接下来的三年“转变期”中,恒大将把负债降至行业中下水平,至2022年时,年销售规模将达到万亿级别。

而2020年的前三个月,是恒大“转变期”的第一个季度。据数据显示,在该季度内,恒大销售额1465亿,同比增23%,销售回款1133亿,同比大增55%,均为行业第一。

“追赶者”恒大

如今,恒大已是国内的一线房企。但纵观其发展历史,今日成就与其押注中国房地产行业的高速发展,并以一个追赶者的姿态全力“狂奔”有直接关系。

对比当前同级别的万科、碧桂园,恒大的起步要落后不少。成立于1984年的万科,于1988年进入了房地产行业,并于1991年成功上市,成为深圳证券交易所的第二家上市公司。凭借先发优势,从进入行业到成功上市,万科仅用了3年。

而碧桂园在1992年开发了首个楼盘后,经过十五年的努力,于2007年在联交所成功上市。从成立到上市,碧桂园耗时15年。

与二者相比,恒大的“出场”稍晚,其于1997年成立,较万科进入房地产行业晚了9年,较碧桂园开发首个楼盘晚了5年。恒大刚成立时,万科已借助资本市场的力量发展了6年之久。

至2006年时,万科以212.3亿元的年销售额成为中国首家年销售额突破两百亿的房地产企业,一举奠定了龙头地位。碧桂园则以79.4亿元的年度销售额向百亿大关发起冲刺,并2008年时录得166.7亿元的销售额,增长迅猛。

反观恒大,2006年时的销售额仅17亿人民币,在当时的众多房地产企业中,可谓是“名不见经传”。鸿沟般的差距,恒大如何追赶?

高增长战略后来居上

由于当时的房地产行业仍处于发展早期,成长空间巨大,即使起步落后于同行,但只要以高于同行的速度成长,在行业快速发展趋势的带动下,便有可能实现后来居上。

深谙此道理的恒大便以追赶者的姿态埋头苦干。2009年时,成功于联交所上市。从成立到上市,耗时12年,较碧桂园缩短3年。上市之时,恒大已位于中国房地产行业的第二梯队,但距当时的行业龙头,已有500亿年销售额的万科仍有一段距离。

上市仅是新的起点,且在2008年的金融危机后,四万亿政策出台,房地产成为了拉动经济增长的主引擎,地产行业再迎黄金发展期,这也为恒大迈入行业第一梯队奠定了基础。

直至2016年,近20岁的恒大终于逆袭万科,成为了国内的第一大房企。作为后来者,恒大成功了。

市场人士复盘恒大的逆袭之路后发现,恒大能成功有两个关键点,其一是抓住了楼市发展的黄金20年,为赶超提供了行业环境;其二是土地增值空间比银行利息高得多,通过负债增加土储能在提升公司内在价值的同时,为恒大的高速发展提供保证。

不过,快速逆袭让恒大付出了高负债的代价,目前市场对于恒大的负债也颇有微词。但从行业发展以及恒大当时的落后来看,这是为最大程度“吃下”行业发展超级红利所做出的正确选择之一。事实上,高负债也并非都是坏处,业内人士也指出,高负债所购入的丰富土储为恒大之后的变革留有较大的腾挪空间。

进入2017年后,由于国家行业调控政策的密集出台,整个房地产行业的业务经营都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至此,地产行业的黄金时代宣告结束。

恒大自2017年开始对发展理念进行梳理,调整组织架构,为战略转型打好基础。而这一调整,便是三年。迈入2020年后,战略转型才正式开启。

战略转型三驾马车齐头并进

(1)“高增长”开源增厚现金

“以降低负债为核心,全面实施“高增长、控规模、降负债”的发展战略。”在2019年的业绩发布会上,许家印正式公布了战略转型的核心及方向。

对于“高增长”,恒大用实际行动证明了战略转型的决心。推出网上销售后,恒大一季度销售额和回款均创下历史新高,这让恒大意识到网上销售模式的重要性。值得一提的是,恒大线上销售模式不断深化已经几度颠覆传统,同时其土地储备丰富以及充足的出货量也让恒大的“高增长”战略底气十足。

据了解,在销售规模上,恒大集团董事局主席许家印在2019年度业绩发布会上表示,公司将在2020年力争实现销售额8000亿,2022年实现销售额1万亿。高增长的销售额将为恒大带来可观的现金流。

(2)“控规模”节流助力现金储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