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峰科技实现营业收入16.6亿
今年光峰科技更进一步发力TO C 业务,子公司峰米科技在家用领域推出激光电视新品;TO B方面与当贝、惠普、海信、长虹建立合作,向其提供激光源、机屏幕等核心器件产品。
随着国内电影市场的回暖,影院业务也逐渐回升,三季度整体业绩已恢复到上市时水平。
1、三季报的喜与忧
前三季度,光峰科技实现营业收入16.6亿,同比增长34.09%,其中激光光学引擎和投影整机贡献的营收接近90%。
实现归母净利润2.11亿,同比增长378.84%;但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归母净利润缩水近一半,只有1.08亿,并且上年同期扣非归母净利润是负数,公司对此项数据干脆不作比较。
2020年因为市场大环境影响,业绩下滑明显,不具有可比性。但近2年扣非归母净利润严重缩水是个不争的事实,意味着公司盈利极大地依靠非经常性收益,主要是购买理财产品的投资收益与获得的政府补助。
自上市以来,募集的资金暂时闲置,只好拿去理财。购买理财产品支出的现金超过60亿,收回投资近53亿,目前还有近6亿的银行理财产品未到期,这也从侧面印证了募投计划的完成进度未达预期。
募集资金10.62亿原本计划3年内完成项目建设和补充流动资金,2年过去了,根据今年中报显示的资金使用进度来看,仅100%完成了补充流动资金项目(主要用于偿还前期借款)。
新一代激光显示产品项目和信息化系统升级项目的资金投入分别为38%和25%,总部研发中心项目仅为8%,预期2022年8月之前完成该项目存在一些难度。
募投项目进度缓慢的情况下,存货急速攀升,随之而来的是跌价风险升高。
2、存货跌价风险逐步升高
光峰科技的存货主要由原材料和库存商品组成,合计占存货的比例接近90%。
今年由于行业供应链紧张,提前储备原材料、实施战略性备货,存货余额由年初的4.19亿上升至目前7.53亿,比年初上升了80%。
存货周转天数为146天,比去年同期增加了29天。因激光显示技术主要应用于消费电子行业,产品更新速度较快,也可能受市场需求影响出现较多滞销产品,导致存货具有较高的跌价风险。
今年前三季度已确认的资产减值损失为1428万,比去年同期增长60%,由于三季报披露信息有限,只能从中报推测,大部分是由存货跌价产生的损失。
为了备货,预付账款也由年初4744万大幅增长至1.1亿。通常话语权强的企业会先拿货再付钱。但是光峰科技的采购和销售业务太依赖大客户,尤其依赖关联方,导致其没什么话语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