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 科技 2019-09-19 20:55 的文章

商汤科技狂融资寻求资本加持 估值被疑虚高

  近日,商汤科技联合创始人、首席执行官徐立在活动上透露,商汤科技累计已完成超30亿美元总融资,当前估值超过75亿美元。

  公开信息显示,商汤最近一次对外公布融资信息是2018年9月,完成10亿美金D轮融资后,当时估值是60亿美元。这意味着,商汤科技自2014年成立起至今的五年时间内,已完成了近30亿美元融资,被外界称为“融资机器”。

  头顶“全球估值最高、融资最多的人工智能(AI)创业公司”的光环,商汤科技却也面临着困扰:“估值是不是虚高了?”“如何加快企业商业化及发展落地速度?”

  成立5年融资超30亿美金,暂无上市计划

  商汤科技成立于2014年,创始人为香港中文大学信息工程系教授汤晓鸥,是人工智能领域的一家独角兽公司,专注于计算机视觉和深度学习的原创技术研发,在人工智能产业链上处于中游的技术层。

  目前,商汤科技的落地场景主要有:智慧城市、医疗、智能手机、无人驾驶、、金融等行业,同时发布了一系列平台型产品包括:SenseMedia 视频内容审核平台、SenseFoundry 城市级视觉分析平台、SenseDrive 驾驶员监控系统等等。在核心技术上,商汤主攻人脸识别、视频监控识别算法、增强现实、文字识别、自动驾驶识别算法和医疗影像识别算法几项技术。

  成立五年间,商汤科技完成了包括天使轮、A轮一直到D轮共九次融资,投资人包括软银中国资本、、风投、IDG资本等。仅2018年一年,商汤就进行了三次融资,总融资额超22亿美元。

商汤科技狂融资寻求资本加持 估值被疑虚高

  为什么商汤能在短短五年内获得如此大额的融资?

  投融资专家许小恒表示,一方面,人工智能处于风口期,受到资本追逐,另一方面深厚的专业人才储备是让商汤始终活在机器视觉技术前沿的关键,这也为商汤提供了不俗的早期自主研发能力。商汤还保持着和学术界的紧密联系,不仅与港中大、浙大共建了联合实验室和研发中心,同时还与清华、北大等高校建立了以学术课题为导向的科研合作。

  此外,商汤科技业务范围主要涵盖安防、 智能手机、移动互联网、车载等多个行业,同时以教育、新零售、机场、金融、楼宇、运营商市场作为目标进军行业,总共涵盖10个细分垂直业务线。商汤深入不同行业,不断细化产品,获得了一批知名战略合作伙伴和大客户,如、银联、万达、华为、小米、公检法等。

  “目前来看,人工智能行业最大的行业门槛以及企业之间的竞争要素在于算法、算力和数据,对应的就是技术人才数量、AI芯片能力和行业数据积累量。而商汤、旷视、云从等一类的企业以其招揽的大量人才在人工智能产业早期形成自己的竞争壁垒,可以说是第一梯队的企业。”易观AI市场何文倩对记者说道。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 8 月 25 日,中国人工智能领域初创企业旷视科技(Megvii)正式向香港证券交易所提交了招股书;从 2012 年到 2019 年 5 月,旷视公开披露了 7 次融资。目前估值已达40亿美金。

  此前,曾有种种传言称商汤将上市,蓝鲸TMT记者对此求证商汤科技,商汤表示目前暂无上市计划。

  著名经济学家宋清辉指出,资本是追逐利益的,更关注企业的市场化运作情况和赚钱能力。若企业自身有强大的造血能力、能够自给自足,那么企业上市的意愿就不会很强。

  何文倩也对记者表示,如果企业在一级市场能融到钱,或者能直接挣到钱,一般不会着急上市。因为上市之后,公司战略可能会受到二级市场投资者的影响。

  估值被疑虚高,商业变现仰仗“资本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