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 科技 2019-09-05 02:58 的文章

众安在线(6060.HK):盈利能力再获验证,科技估值尚被低估

8月26日,众安在线(6060.HK)公布2019年中期业绩,上半年公司实现整体盈利。财报公布的盈利结果并不意外,此前7月最后一天晚间公司就曾迫不及待的透过盈利预告公告提前把这一消息透露出来,而资本市场也很给面子,隔日众安在港股市场的股价收盘大涨了12%。不过伴随后续一个月大盘持续调整,公司股价也随之走弱。而这一次正式公告出炉,资本市场再度热络,业绩公告前一个交易日股价即一度暴涨15%,向来以盈利马首是瞻的港股市场,再度展现了其贪婪的本色。

一、盈利能力再次获得验证,"科技+保险"助力快速跑出

众安在线的亏损一直牵动着市场神经,甚至一度令投资人对这一商业模式有所怀疑,然而众安并非没有盈利的历史。

成立于2013年10的众安背靠"三马"含着金钥匙出生,其仅用不到四年时间就成功登陆到了资本市场,并借助科技与生态打法用五年时间实现了年保费破百亿。尽管亏损和高成本一直是其上市后的主旋律,但在上市之前,公司仍然有一段风光的盈利经历,而这也是当时其IPO能够获得资本热捧的重要原因之一。

过往财报数据显示,除去成立第一年业绩亏损外,众安在线2014年、2015年、2016年净利润分别为0.37亿元、0.44亿元、0.09亿元,不过从2016年起公司利润走低的迹象已经开始显现,2017、2018财年公司亏损也进一步加剧,从原因来看,亏损更多的是基于战略性的考虑,并非众安没有盈利能力。公司的商业模式其实早已经在成立之初跑通,只不过随着行业竞争的加剧,众安选择了更为激进的打法取得市场优势地位,透过强力的科技投入布局长远的未来。而这些也都是互联网公司热衷的做法。

从当前情况来看,在科技赋能保险的加持下,公司的盈利有进一步跑出之势。

从保险端来看,公司近年来在保持保费收入快速增长的同时,综合成本率、费用率呈现下滑之势,今年上半年,众安的综合成本率为108.3%,同比下降15.7个百分点;费用率44.4%,同比下降下降约25.4个百分点。承保业务盈利指标持续改善,这也进一步验证了公司借助科技提升经营效率和承保质量构筑起公司核心竞争力这一模式的正确性。而业绩会上,众安在线首席财务官邓锐民对外表示,"公司有信心在2020年将综合成本率可以控制在100%或者以下,实现保险业务的承保盈亏平衡。"由此而言,众安在承保业务上的稳定盈利已是指日可待。

另外再从科技端来看,当前公司积极迈向科技输出的步伐,将自身积累的金融业务经验与科技技术对外输出,在全球范围内,推动行业的突破与变革。凭借强有力的布局,公司在这一领域市场已经取得了不俗的战绩,今年上半年,众安保险科技输出实现营收超1亿,是2018年同期3倍,未来在科技的驱动下,公司业务还将有望呈现指数式的增长。随着众安在这一领域的持续深耕,相信很快也将带来新的利润增长极,为公司业绩高增长带来想象。

二、产品结构持续优化 核心生态实现高增长

众安的保费收入过去长时间保持着高增长的姿态,公司积极抢占市场在互联网保险行业一路狂奔,成功占据行业优势点位。而公司的生态打法透过合纵连横更是加深了其在行业的护城河,形成了强劲的驱动力,助力众安在线在互联网保险领域长期高增长。

互联网保险市场尽管很大,但保险公司直接触及的流量有限,只有通过生态打法,融入更多的场景中才有机会突围,有别于其他互联网保险公司模式单一的经营策略,众安摸索出了自己的生态之门。

众安五大生态主要包括健康、生活消费、汽车、消费金融、航旅,各大生态断链接着众多的合作伙伴,众安不断扩展与这些合作伙伴的深度合作增强自身平台黏性,在用户增长、用户消费等方面取得了显着地成绩,凭借公司五大生态对用户保障的不断增强,众安的保费收入也实现了高增长。截至今年6月30日,众安在线服务用户3.5亿,销售保单33.3亿张,上半年累计录得保费收入59亿元,同比增长14.5%,而在刚过去的7月份,众安实现保费收入14.3亿元,单月同比增速已经达到了40%的水平。

公司五大生态中,生活消费实现13.69亿元,占比为23%,同比大幅增加81.8%。此外健康生态的核心产品尊享系列上半年实现保费收入11.5亿元,同比快速增长49.3%。

实际上从财报数据来看,众安的五大生态的发展也并非完全一致,公司也会根据市场节奏予以调整,今年上半年公司就相应缩减了渠道费用较高的航旅生态业务以改善整体费用。众安透过不断在生态产品上持续优化打造出适合自己成长的模式,为后续业绩爆发式增长埋下了伏笔。

三、保险科技强势驱动 成未来发展新引擎